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罗丹)在去年的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上,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北京超级计算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版银科技等十余家公司联合发布了“版权云”,第一次将“版权云”推到了公众的视野。
过去的一年中,在以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单位为代表的众多版权机构共同努力下,“版权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本次京交会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承办的版权交易板块上,从5月28日至6月1日,将通过展览展示、版权集约化运营理念推广、版权印核心机制发布和版权银行集群整体亮相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版权云”建设的最新发展。
简单地说,“版权云”就是在集约化运营理念的方向性指导下,基于版权印核心机制,依托于版权交易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以各细分领域行业龙头机构为主力,打造版权银行集群,以各地各类版权交易平台为基础,打造全国版权交易所——经纪人协作网络,通过新型数字版权流通环境建设,最终推动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交易变革,使得版权交易无时无处不在,达到让版权随取随用的目的。
新方向:版权集约化运营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标志着文化科技融合成为文化发展主旋律,而“集约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版权作为文化产业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如何开展版权集约化运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本次京交会6月1日的“文化版权贸易”权威发布会上,倡导“版权集约化运营”的《雍和宣言》发布,40家重量级的版权公共服务机构、版权交易机构、版权产业机构和科研机构一起发出了今年版权界的“最强音”。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秘书长殷秩松发言中指出,版权集约化运营是指在实现版权资源规模化集成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模式,实现更高版权经营开发收益的一种运营形式,表现为高质量经营、专业人才经营、高科技经营、效益效率经营和规模化经营五大特征。
版权印:版权有了身份证
版权印是基于“作品与版权不再分离”的理念,构建的一套结构化描述作品版权信息和授权规则的机器可识读的版权标识。作为交易媒介,通过版权印的投放、邀约、交换、披露和反向查询机制,可实现多平台上交易达成和多平台间交易协作,使得版权随时随处可查询、可交易。
6月1日“文化版权贸易”权威发布会的“版权印”启动仪式上,北京版银科技有限公司CEO陈一宏现场演示了通过版权印机制来实现实时版权交易。“让版权所见即所用,所用即授权”,陈一宏的雄心可见一斑。
版权交易电子化服务平台
该平台以公示认证服务、权属增信服务、资源协作服务、结算审计服务和安全支付服务为核心,为各类版权交易平台提供交易电子化公共服务,保障各类版权交易的可信性和安全性,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在版权集约化运营理念不断成熟,版权印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全体成员单位正在一道推动版权交易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携手助力“版权云”成长。
专业版权银行集群
在版权交易领域,以行业龙头机构为主力,以专业化版权资源及标准化授权模式为区隔,建立各类版权托管运营平台,构成专业版权银行集群。广泛吸纳专业机构和社会化版权资源,形成规模化、规范化托管运营机制,并实现动态、智能、端到端的供应链体系。在利益机制透明、结算可监管的前提下,为权利人创造更多版权收益,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版权产业上下游供需生态。
6月1日的“文化版权贸易”权威发布会上,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作家出版社、恒天时创、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艺奇文创集团、版银科技、云视天创、译言网、东方嘉禾、东城区委宣传部等公司和单位签署了建设文学、时尚、纪录片、艺术、影像、网络视频、翻译、海外网络视频、东城文化版权等九家版权银行的合作协议。这些专业版权银行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各自领域的专业版权托管运营服务,版权银行集群初显雏形。
全国版权交易所——经纪人协作网络
全国版权交易所——经纪人协作网络是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依托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网络发起建立的全国版权交易所和经纪人的协作网络,首批包括10家交易所、100家经纪会员单位和1000名经纪人。此网络将覆盖了全国主要地区,调动最大规模的版权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力量,推动各类版权线下交易业务在全国各版权交易平台的协作成交,提高成交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将与“版权云”各类线上交易平台相结合,实现线上和线下服务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促进版权交易。
这一次的集中展示,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与京交会一起诞生的“版权云”,随着京交会越办越好,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可以预见,在国际国内版权产业大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版权云”必将逐渐成为推动版权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