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居一线华人作家之列 全版权运作打造亿元身价--知识产权--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严歌苓居一线华人作家之列 全版权运作打造亿元身价

2013年04月12日09:23    来源:北京商报    手机看新闻

用全版权运作打造亿元身价作家

  由严歌苓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娘要嫁人》在卫视展开第二轮播映,仅在一个月前,严歌苓的《剧场》也被拍成了电视剧,再往前一个月,严歌苓对外确认张艺谋已经购买了她的作品《陆犯焉识》的影视版权。再加上此前《金陵十三钗》的影响力,严歌苓已然跃居一线华人作家之列。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严歌苓的成功与其背后的出版公司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以下简称“新华先锋”)的全版权操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华先锋总裁王笑东看来,打造走红作家需要其背后有只强有力的推手。

  北京商报:新华先锋在2008年引进了严歌苓的英文小说《赴宴者》,这是双方的第一次合作。当时严歌苓在内地还不温不火,而现在严歌苓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作家,她的作品更是受到了国内多位一线导演的青睐。新华先锋在严歌苓的转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王笑东:可以说严歌苓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华先锋一系列包装和商业运作。严歌苓原来住在国外,在严歌苓和新华先锋形成合作关系后,我们先是采取各种方式增加严歌苓和她作品的曝光率,例如我们召开各类媒体发布会,严歌苓每场必然出席。同时我们还在时尚杂志上给她安排艺术照拍摄,增加公众对其形象的认知。同时我们对其优秀作品都会开展宣传活动以及召开发布会。然后我们把她的作品送去参加各种评奖,她后期创作的作品全都获奖了,这说明她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是一个美誉度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跟各个影视剧公司都保持密切的联系,只要有新书出了,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发送过去,告诉他们这本书适合拍成怎样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

  到目前为止,严歌苓所有已出版的作品,除了散文集,影视剧版权都卖光了,有的新作品也早被预订。国内一线导演几乎都从我们这里买过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剧版权,例如陈凯歌买走了《白蛇》、姜文买走了《灰舞鞋》、张艺谋买下了《陆犯焉识》、蒋雯丽买走了《上海舞男》。甚至严歌苓年轻时候写的一部作品《霜降》,我们也给翻了出来被买走了。这些作品在媒体上的曝光,使严歌苓迅速变成了一线作家,因为她的作品既叫好又叫座。

  我们现在对作家采取全版权运作模式,一般我们推广一个作家需要三到五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研讨会、发布会、获奖曝光,潜移默化地提高作品在读者心中的美誉度。很多人觉得作家的作品一个字都不能改,我觉得这是不对的,现在是一个商品化的社会,谁比作家更了解他的读者?是出版商。所以我们会给很多修改建议,或者说在编辑的时候对内容是会有取舍的。

  北京商报:新华先锋特别擅长运营文学作品的影视版权,您印象中运营得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什么?

  王笑东:那肯定是《金陵十三钗》。在《金陵十三钗》之前我们都是得花钱请媒体来报道,之后就是没有时间应付媒体了,严歌苓如果回国,一下飞机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全都是采访。

  不过《金陵十三钗》其实还没达到我们的满意程度。因为我们就是选取了《金陵十三钗》为一个推广高峰。我们掐准上映前的两个星期,上映之中的时间来做纸质书的推广,包括书的码堆、海报的张贴。电影极大地推动了纸质书的销售。一般电影上映前一个月是影视书的销售高峰,上映中是高峰中的高峰,最后还有一个持续时间。我们当时还联合了中国移动在手机阅读平台首页上推《金陵十三钗》的数字版本,当时这个作品在移动阅读平台上的收入超过了100万元,这让移动的高层吓坏了,因为以前能取得这样销售额的都是盛大文学的言情类小说,很难想象严肃作品也可以有这样的成绩,这标志着严肃作品在手机用户那里照样有市场。

  《金陵十三钗》的纸质书、电子书、电影电视剧以及海外版权舞台剧等的开发能带来12亿-13亿元的收入。

  北京商报:新华先锋成立了一个数字出版公司,还曾经与中国外文书局旗下的香港和平出版社以及新世界出版社,共同出资在香港成立了新华先锋出版传媒公司,为什么要成立这么多子公司呢?

  王笑东:数字出版公司因为纸质阅读的量会越来越少,数字阅读、手机阅读会分散一部分读者群,而我们做的是全媒体出版,所以要把数字出版弥补起来,是一个战略考量。其实除了数字出版,影视剧版权也是有独立公司的,三个公司同属于出版内容体系,三个公司独立核算,在管理上比较规范,走集团化发展模式。原来感觉文化企业规模都很小,我们是想创造一个体制,单个公司可能比较少,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集团。

  北京商报:包括纸质书、数字阅读、影视剧版权在内的作品全版权开发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笑东:如果说写作可以让一位作家脱贫的话,那全版权开发能让他们致富。如果只做纸质书,收入高的作者收入也就两三万元,一个好的作家一年也就写一两部作品,收入虽然不低,但不能让作家做到财务自由。我们成立数字出版公司之后发现,通过开发这个领域可以让作家平均一部作品增加几万到上百万元的收入,后来我们又延伸到影视剧版权。现在新华先锋作家的纸质书和数字内容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0%都不到。

  严歌苓电视剧起步价就在1000万元,加上电影一年收入上亿元也是很正常的。

  北京商报:签下莫言的出版社精典博维也是走“作家经纪”的路线,在传统出版社纷纷面临转型的当口,作家经纪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呢?

  王笑东:其实严格来说我们不能叫作家经纪人,我们是作家服务商。在我们这里,作家是来去自由的,我们与作家签约不会说签上个十年二十年,实际上有很多出版商直接拿着现金就去挖严歌苓,报价都不低,严歌苓签个字就能拿走。但是我们有独特的经营模式,我们的全版权运作可能为他们获得比签约价格更具潜力的收入,同时一位作家的美誉度、知名度维持很不容易,这些都需要服务商去服务。

  图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是一片红海,传统出版社顶到尖也就带来2亿-3亿元的收入,但是如果能全方位开发一个文学作品就能上10亿元。通过向产业外延的扩展,出版社更能上规模。另外利润的增加,出版社的经营也可以更加细致,例如以前要出500本书才能养活出版社,现在五六十本就能养活出版社了,那么出来的作品就更精,不会像以前靠规模冲利润,导致出版的书籍泥沙俱下。

  目前,作家服务商这条路是蓝海,可以有更多的出版社来涉足。

  北京商报记者 肖湘女

(责编:罗丹、马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