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著名考试辅导专家,先后出了两套教辅资料,都是对同一套英文教材进行翻译;结果,翻译作品出现一些相似之处。后翻译作品对前翻译作品是否构成侵权?
两套英语辅导书侵权之争
原告张某是我国外语界著名学者、考试辅导专家,出版了英语著作100余部;被告马某是我国著名英语词汇记忆专家,出版的词汇类、翻译类作品非常畅销。
张某称,其花费大量心血完成了著作《大学英语专业综合教程学习指南2》和《高级英语学习指南二》。而马某未经许可,在其后来主编的《英语专业综合教程课文辅导大全2》、《高级英语课文辅导大全2》两本书中进行抄袭剽窃,遂于去年起诉至法院,要求马某承担赔偿责任。
对此,马某辩称,自己并未抄袭张某的作品,两本书均是自己及团队独立创作完成。因辅导书均是针对大学英语教程里的英语原文进行的翻译,存在相似之处在所难免,并不构成抄袭,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开庭7天 法官当庭翻书比对
今年3月,此案开庭时,原被告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各自提交著作2本,及原教材2本。6本著作共计2266页253万字,比对工作非常复杂。合议庭开始想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但发现他们也没有鉴定翻译作品的经验;且涉案图书字数太多,如按字数收取鉴定费费用高达10万元,太过昂贵。
面对僵局,法官们只好亲自上阵:每天9时到晚上7时,当庭对每一篇文章进行比对,历时7天,终于明确了涉案图书中相同、相似、不同部分。原被告双方对此心服口服,没有异议,在法官的“撮合”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被告即时履行了和解协议。
据悉,此案也是该院知识产权庭受理的首例涉及翻译作品抄袭的案件。
(记者方历娇 通讯员安知、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