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首揭神秘面纱
除了各种飞机,即将于明年登陆月球的“嫦娥三号”也在航展上以实物模型方式,向世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据研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嫦娥三号”属于探月工程中的二期成果,预计于2013年择机发射。届时,我国航天器将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
现场看来,有着四条腿和六个轮子的“嫦娥三号”是一个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合成体。据参展人员介绍,“嫦娥三号”本身带有敏感探测功能,将自动避开月面障碍,通过悬停实现软着陆,而我国此前的航天器则是通过硬框壳保护装置,没有缓冲设计,只能硬着陆。
巡视器则位于着陆器顶端,在巡视器的桅杆上有两对相机和一根定向天线,下面的白色机械臂则用于对月表成分进行探测。当着陆器在月面落地时,将放开自带滑梯,巡视器由此释放并行进,开始自行工作。
本届航展的另一大亮点是代表中国航天新成果的神九返回舱、天宫神九对接组合体、嫦娥三号月球车等重要展品首次与观众见面。圆满完成“神九”交会对接任务的三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也出现在航展现场。
神舟九号返回舱有两米多高,表面防热层上灼烧的黑黄色斑痕清晰可见,上方甚至还有一些破损的痕迹和纹路,见证着神九曾经历的严酷太空考验。在返回舱的旁边,就是神九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组合体1:1的模型。
作为本届航展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设立的宇航展区将集中展示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成果,重点展示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应用卫星等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就,系统展示整体实力和应用性,突出天地一体化的集成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