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蛙》非彼《蛙》
尽管陈黎明更看重《莫言文集》所延伸出来的无形权利,但莫言获奖以来,莫言作品的首轮市场竞争,确实是以铺天盖地的纸质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的形式在全面铺开,这也可以说是文学界、图书界多年未遇的狂欢。
这场狂欢中,人们不断发现一个现象,这几十种莫言作品多有重复,只是出版社不同而已,比如带有精典博维“logo”、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丰乳肥臀》、《蛙》,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丰乳肥臀》、《蛙》都在书垛上抢着各自的风头。只是前者更素净,后者更浓烈。
但事实上,此《蛙》确实非彼《蛙》。带精典博维“logo”的《蛙》是《莫言文集》的一分子,而上海文艺推出的《蛙》既有单行本权益,同时也是“莫言作品系列”的一分子。
关于两者的区别,精典博维的说法是,他们的文集是莫言作品的修订版,而且还包括莫言的新作,如最新面世的《我们的荆轲》。
关于“莫言作品系列”的身份,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说得很明白:“‘莫言作品系列’的合同是2011年下半年签订的,至于到什么时候截止,这是我们的商业秘密。至于何时续签,这也是我们和莫言之间的事情。”
其实,外界也很难知晓的是,这份版权合同,上海文艺是花了13年的时间慢慢“养”起来的。
早在1999年,上海文艺就开始了和莫言的首次大规模合作,曹元勇当时还是一位普通编辑。“我认为莫言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好,他的每个故事都是从中国土地上自然而然长出来的东西,所以我跟他说,想给他编个短篇小说丛书。”2000年,《莫言小说精短系列》共三本书面世了。
时至2004年,曹元勇再次向莫言发出了邀请:“我对他说,您把能找到的短篇小说全部找来,我再编成短篇小说全集,这就是此后的《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了。”而在当时,曹元勇还大起胆子要求莫言将两部旧长篇交给他一并出版,这就又有了《红高粱家族》和《食草家族》两部长篇。
2007年,曹元勇又策划了“莫言获奖长篇小说系列”,并于2008年出版。该系列一下子出了五本书,即《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四十一炮》、《檀香刑》。这个时候,曹元勇和莫言已经很熟了,共同的农村成长经历和文学爱好,让他们走得更近了。“我们是农村兄弟的关系。”曹元勇说,也就是在那一年,莫言非常诚恳地表示,“我的下一部长篇小说一定交给你出版。”2009年底,莫言近年来最重要的作品《蛙》果然由上海文艺推出,该作此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前前后后,上海文艺共出了莫言十六部作品。曹元勇回忆道:“莫言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也就是去年9月的时候,我们把原来没有到期的,还有到期的合同全部重新整理了一下,重新签订了‘莫言作品系列十六种’(其中包括获奖长篇小说系列七种,即《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的出版合同。”但在这份合同中,上海文艺没有和莫言签下数字版权,出版社认为国内数字版权市场比较混乱,负不起这个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