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知產觀察:北京中關村助力小而美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2020年08月17日13:49 | 來源:人民網-知識產權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林露)“原來普通的專利申請的授權時間大概是2-3年,而通過優先審查制度,我們推薦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優先審查申請,通常在一年之內就能夠獲得授權,大大地縮短了授權所用的時限。 ”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相關負責人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共推薦3739件專利申請進行優先審查,專利申請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節能環保、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裝備等10個技術領域。得益於國家知識產權局開通的專利申請優先審查“綠色通道”,專利審查周期大幅壓縮,這是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最新實踐成果之一。

視聯動力是一家擁有自主研發通信協議、具有領先市場地位的高清視頻通信企業。視聯動力知識產權總監方東告訴記者,專利優先審查大大縮短了相關專利的審查周期,讓企業快速獲得了專利授權,更加有利於技術的迭代和市場先機的搶佔,發揮專利護航的作用。“我們更願意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技術、產品和市場,更積極地應對專利侵權的問題。”方東表示。

寒武紀也受益於專利申請優先審查制度。去年6月至今,寒武紀通過優先審查得到授權的發明專利達到84件,滿足了科創板上市關於專利數量的要求,今年7月成功在科創板上市。

據了解,中關村目前擁有近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大都質地優良,創新性強,專利申請量大,創新成果亟待在市場上轉化運用及保護。與此同時,“輕資產、重知本”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2016年-2019年間,北京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向40家中關村企業發放專項資金400萬元,支持貸款金額8.9億元,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還款負擔,推動了知識產權的市場轉化,讓“知產”真正轉化為“資產”。

“我們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子,但是我們有技術。我們希望把技術應用於更多的工業治理和城市治理項目上,在這個過程中裡我們遇到了很多資金問題。”中晶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魏晶華說。該公司是一家從事工業煙氣治理的高新技術企業。由北京大學實驗藥廠脫胎而成的斯利安藥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了資金周轉的問題。作為中國葉酸領域最大的生產制造企業,該公司前期投資的生產基地和原料藥項目給資金周轉帶來了壓力。

“今年年初,我們通過專利質押向民生銀行取得授信額度3000萬元,已經提款2000萬元。”斯利安藥業計劃財務部總監朱冬艷告訴記者,取得這筆貸款的時候,正好處於疫情期間,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在實物資產不足的情況下,專利質押貸款給企業融資拓寬了渠道,短時間內取得了較多的現金流,不僅盤活了資產,且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中,為進一步開展核心產品的研發提供了資金支持。

作為國家專利質押融資示范區,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一直在推動創新主體、金融機構和專業服務機構參與到專利質押融資工作中,讓企業手中的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資產產生效益,激發創業者的創新熱情和活力。從2007年開始,中關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專項資金正式開始投放,主要用於支持園區企業以知識產權質押方式向銀行貸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推進中小企業專利產品改進、創新、規模化生產以及市場推廣。僅2016年-2019年間,就向40家中關村企業發放專項資金400萬元,支持貸款金額8.9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了企業還款負擔,推動知識產權的市場轉化。

在疫情期間,為支持中關村企業爭取融資、渡過難關,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征集了18家企業的24件融資需求,幫助企業對接協調北京銀行、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上半年已促成7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辦理新增授信或續貸項目,總授信額度超過2億元。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