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知識產權服務“新高地”
走進中關村知識產權大廈三層的北京(中關村)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下稱國際服務大廳),在公眾服務區的櫃台上,依次擺放著“俄羅斯”“日本”“德國”“美國”“韓國”和“綜合”字樣的牌子,每個牌子后面都站著一位熱情洋溢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其中不乏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這些外國工作人員來自德國、美國、俄羅斯的律師事務所,與中國同行一樣,也常駐國際服務大廳,為創新主體提供免費的“走出去”知識產權咨詢服務。在這裡,隻要創新主體有海外知識產權服務需求,都會得到及時專業的講解。
11月26日是國際服務大廳正式運行的第一天,在國際服務大廳的國際知識產權數據檢索中心裡,兩排嶄新的電腦已經准備就緒。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為該中心配備了9個數據資源庫賬號,涵蓋法律訴訟數據庫賬號、中文專利數據庫賬號、外文專利數據庫賬號等,有需求的創新主體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預約,在這裡查詢各種知識產權信息。不同於價格高昂的商業知識產權數據庫,這項服務是完全免費的,它將為創新者提供信息支撐,降低初創企業成本。“國際服務大廳的建成為世界各國有需求的創新主體和專業機構搭建了一個集資源對接、信息獲取、平台交流、人才培養等功能為一體的窗口,讓優質市場服務能夠覆蓋更多的創新主體。”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鐘說。
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共有60家專利代理機構,在70余個國家設立了279個境外聯絡處,北京企業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等途徑向境外提交專利申請的數量逐年增加。然而在北京知識產權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企業“走出去”步伐加速的同時,許多企業還存在知識產權國際布局“短板”,缺乏有效開拓全球市場、參與全球競爭的知識產權實力。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翁啟文坦言,不少企業在尋求海外市場布局時不了解國外專利申請的法律、規則、程序,難以找到合適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服務大廳為中關村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恰逢其時。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下稱集佳)的出口專利部負責人彭鯤鵬在國際服務大廳運行首日負責接待綜合業務咨詢。“集佳擁有50余人的涉外知識產權團隊,知識產權業務覆蓋到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綜合業務咨詢意味著其他機構不常接觸的國家和地區由我們來‘兜底’服務。”他介紹,雖然進入一些國家的知識產權需求並不多,但反而因為經驗不多更容易出現知識產權陷阱,集佳願意幫助這些企業掃清“走出去”的知識產權障礙,助力中國企業“出海遠行”。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外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也有意願來中國開拓市場。作為國際服務大廳的出資建設和管理者,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秘書長高永懿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不盡相同,想要進入對應國家,企業最好與當地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合作。搭建外國服務機構與創新主體對接的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平台,是成立國際服務大廳的目的之一。“這裡是我們能接觸到新客戶的優質平台。”俄羅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米克·梭特律師事務所客戶經理伊萬·哈達科夫斯基表示,國際服務大廳是一個非常好的窗口,他們非常願意在這裡常駐下去,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優質服務。
截至目前,已有53家國內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申請進駐大廳為社會公眾提供專業免費咨詢。這些專業機構將按照不同國家地區和知識產權門類選派專業人員進行輪值,解答創新主體關於中國知識產權申請、訴訟、管理與運營和知識產權服務行業政策相關問題,還會為創新能力強但處於發展起步階段的“雙創”企業提供系統的管理體系和專業的政策指導。
“以國際服務大廳為抓手,北京市將聯合國內外知識產權行業的優秀機構,共同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李鐘表示。(記者 楊 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