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重慶企業 你應該有個知識產權“百寶箱”

2019年04月23日09:09 | 來源:重慶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慶企業 你應該有個知識產權“百寶箱”

一月三次刷新世界紀錄的雲從科技,已取得專利三十四件,其中發明專利九件。記者 張錦輝 攝

重慶專利導航做法被全國推廣

本報訊 (記者 吳剛)對手有哪些專利技術,我們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該如何規避,才能少走彎路?重慶日報記者4月22日從市知識產權局獲悉,重慶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覆蓋多個產業門類的專利導航多元化服務體系,讓企業自己上網一查就知曉。目前,重慶的這一首創做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據悉,近年來,重慶依托市知識產權局信息中心建設全國專利導航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在此基礎上優選部分區縣、行業協會建立區域重點產業專利導航分中心。目前,重慶已建成7個區縣專利導航分中心和8個重點產業專利導航分中心,形成了“1+7+8”的區域重點產業專利導航服務體系,為企業的技術研發、市場布局和產品上市開展專利導航服務。

專利導航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以汽車產業為例,市知識產權局《汽車轉型升級專利導航》課題組將既有的成果固化為數據庫,建立和完善專利數據中心,拓展研發導航功能,促進已有資源整合,實現創新知識和工程數據共享。

重慶日報記者注意到,上述汽車專利導航數據庫分為傳統汽車摩托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三部分,包含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102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利數據,收錄的專利數據經過了專業檢索和篩選,並按照行業標准,結合重慶產業特點建立了技術分類導航。

同時,該數據庫可實現專利檢索、技術主題導航、綜合分析、重點企業跟蹤等功能。汽車生產企業可快速准確地獲取國內外最新的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和法律信息。憑此,企業可便利跟蹤競爭對手,了解行業動態、技術發展和進行區域比較。

又如集成電路產業。依托於集成電路專題專利數據庫,企業根據自己關心的技術類別直接獲取對應專利信息,方便專利技術的監控,為避免重復研發提供了參照,也為尋找合作伙伴或發現潛在競爭對手提供了便利的檢索平台。據悉,重慶中科芯億達電子有限公司在做專利檢索后,發現了他們的一款驅動芯片存在侵權風險,採取了應對措施后,風險被成功排除。

相關新聞》》

專利導航助重慶汽車產業提檔升級

本報記者 吳剛

從專利技術的角度看,重慶汽車產業該如何提檔升級?近日,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相關部門和機構,發布了《重慶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專利導航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熱度不減。報告顯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2013年步入調整期,2015年后出現專利申請人數回升、申請量持續增加的情況。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在1996年—2016年期間,專利申請量一直處於上升趨勢,特別是2010年以后,申請量近似於指數級增長。

同時,研發導航與協同創新成為重要發展趨勢。日本、韓國等特別注重在信息交互技術等先期技術細分領域的研發導航,利用技術儲備和專利布局,提前鎖定競爭優勢,形成技術壁壘。此外,全球范圍內研發合作和資源整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全球專利的合作申請數量呈逐年遞增態勢。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在信息交互技術方面具備優勢。報告顯示,我國在汽車信息交互方面的專利申請量佔54.9%,高於全球專利佔比40.1%,表明我國在汽車信息交互技術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不過,我國市場上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主體是以日本企業為主的傳統汽車整車企業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在全球智能網聯汽車車輛/設施關鍵技術領域,我國企業未進入技術創新主體前10﹔在信息交互等領域,則具備較多進入機會。

在全國大背景下審視重慶汽車產業,報告認為,重慶汽車產業技術儲備不足,主要表現在存在較大的技術缺口、產業鏈布局不夠完善,以及申請人協同創新和運營意識不強。例如,重慶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整體專利申請量分別位於全國第8位和第11位。在整車控制及附件領域的專利布局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在燃料電池汽車、信息交互技術和基礎支撐技術、動力電池、車輛/設施關鍵技術領域都存在技術缺口。

如何通過專利技術提升重慶汽車產業能級?報告認為,首先要結合全球產業趨勢和國內競爭城市比較分析,進一步明確技術定位和戰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重慶要力爭鞏固動力系統構型技術優勢,重點推進動力電池關鍵技術研發,提升整車控制技術,前瞻布局制氫及儲氫、氫燃料電池相關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要重點提升環境感知技術、自動駕駛決策控制技術,實現V2X通信技術跟蹤趕超,加快雲平台與大數據技術跟蹤趕超。

報告認為,要通過技術規避、合作引進、自主研發和技術儲備四條路徑,來提升重慶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報告建議,相關部門應對技術獲取路徑加快成果運用和共享,招商部門則需要加快引入氫燃料電池等技術相關投資,完善產業鏈。同時,重慶需要打破區域限制,加大企業、高校、研發機構協同創新,並建立實施專利導航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

案例分析》》

這家企業的產品憑啥這麼牛

“站在巨人肩膀上”進行全球專利布局

本報記者 張亦筑

今年1月,由重慶潤澤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澤醫藥”)自主研發的多孔鉭骨填充材料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批准,成為國內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骨科創新產品。

研發多孔鉭產品,潤澤醫藥用了10年。目前,其已經成為全球僅有的一家掌握多級多孔鉭材料制造技術的企業,並制定出兩個國家標准。

能夠取得“第一”,與潤澤醫藥重視知識產權密不可分,從成立之初,企業就制定了知識產權戰略發展綱要,構建自身獨具特色的知識產權體系。

在潤澤醫藥董事長兼CEO葉雷看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企業在進行新技術、新產品開發之前,如果開展了專利信息檢索、收集和預警分析,不僅能夠規避專利侵權風險,繞開別人的專利陷阱,還可以在更高的起點上進行研發立項,可謂“站在巨人肩膀上”進行創新,避免重復研發造成研發投入的巨大浪費,幫助企業進行高效的專利創新布局。

為此,潤澤醫藥先后委托重慶市摩托車(汽車)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北京國知專利預警咨詢有限公司等專業服務機構開展了各個項目的專利分析與專利預警,為其提供了大量有指導性價值的專利分析報告。有了專利分析作為導航,潤澤醫藥不僅對自己的專利申請趨勢了如指掌,也掌握了全球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情況、專利壁壘、失效專利,規劃出了多孔鉭技術發展脈絡和研發方向。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圍繞自身發展規劃的重點,加強多孔鉭項目在國內外專利布局,形成創新產品醫用多孔鉭專利組合。”葉雷表示。

截至目前,潤澤醫藥已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2400余件,已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1400余件,其中包括已授權的美國和歐洲專利近30件。在《2018年重慶市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中,潤澤醫藥位列綜合榜單第6名,醫藥領域榜單第1名。

據介紹,我國每年有超過100萬患者需要植入骨修復材料,市場規模上千億元。在醫療救治中,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與人體組織相似的彈性模量,是目前已知最好的金屬植入材料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8年重慶市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立項名單》中,潤澤醫藥“多孔鉭材料及其醫用植入產品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成功入選,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利器”。

葉雷稱,潤澤醫藥已經計劃開始國外產品注冊,力爭2021年左右實現全球銷售。由於該材料在基礎材料特征上的根本突破,其后續轉化產品將改變全球骨科治療技術,形成更方便、安全、有效的骨科治療方案。(吳剛)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