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親歷者講述第一件專利証書
我國第一件專利証書。
胡國華(右)在獲得第一件專利申請后接受採訪。
胡國華提供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提供的我國專利發展數據。
在日前落幕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新中國第一件專利証書備受關注。198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的第一天,原航天工業部207所工程師胡國華,提交了我國第一件專利申請,專利號“85100001.0”。以此為起點,我國的專利申請步入正軌,走上了快車道。
目前,我國已分別實現了兩個100萬件的突破,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年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的國家”和“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有效發明專利突破100萬件的國家”,PCT國際專利申請位居世界第二位。
背景故事
1984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經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討論通過。1985年4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施行的第一天,原航天工業部207所工程師胡國華,在當時的國家專利局專利申請受理處,提交了我國第一件專利申請,並在當年12月獲得授權。
經過多年發展,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已深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例如:5G的專利技術,各種品牌商品涉及的商標保護,電影的著作權保護,農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知識產權跟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親歷者說
胡國華:我國第一件專利申請人,原航天工業部207所高級工程師。
盡管已經過去30多年,回憶起自己提交第一件專利申請時的情景,今年76歲的胡國華仍難掩激動與自豪。
1985年4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施行的第一天,國家專利局正式接受專利申請。得知這一消息時,留給胡國華的時間僅剩3天,但他仍舊決定爭一下這個第一。
1985年3月29日,北京西郊,國家專利局邊上的一處平房正在裝修,周圍早已聚集了不少人。得到消息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等待見証這歷史性的一刻。
“有人來得比我都早,但由於不知道怎麼排隊,讓我搶了先。”胡國華說,“我還清晰記得,排在我后面那位申請人,他發明的是一種洗衣粉,能夠在去污的同時殺菌消毒。”
“人們的熱情很容易理解。”胡國華介紹,在實施專利法之前,技術是公有共享的,隻需開一個介紹信說明身份,便可將人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學到手。胡國華說,這種情況看似利於交流和發展,卻打擊了人們創造發明的積極性,是專利法再次給予了人們激情與希望。
申請專利並不是排隊游戲,必須有實打實的發明成果。這麼短的時間,一般人上哪裡去找?
“我平時的工作就是搞科研,研究的領域也很廣泛,所以手頭本來就有不少研究成果。”作為原航天工業部207所的工程師,胡國華其實早已心中有數。他一邊排隊,一邊反復衡量手頭已經成型的科研成果,“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是專利技術的三要素,一定要找出一個最符合這一標准的。”
考慮再三,胡國華決定將“可變光學空間濾波實時假彩色顯示裝置”作為第一順序,申請專利。“這個裝置,可以將一張從衛星上拍攝的地面復雜圖像膠片,顯示為編制的彩色圖像,從而讓人們看到更多信息。”
胡國華回憶,當時計算機圖像處理才剛開始,他的這種光學處理裝置有一定的實用性。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一天一夜的蹲守后,胡國華請來車間一位師傅幫忙排隊。他則專心騰出手來,准備材料。1天多的時間,胡國華准備了兩項發明的材料,同時申請,“這樣更保險”。3月31日上午,胡國華信心滿滿地站到了申請專利隊伍的頭一個。
“我們的很多工作成果都是職務行為,所以在專利証書上,‘航天工業部第二研究院二〇七所’是專利權人,我和另一位同事是發明人。”胡國華坦言,就發明本身來說,其實談不上有多好,重要的是它見証了我國專利法的實施。
盡管已經退休多年,胡國華仍舊活躍在科研領域。截至目前,他作為發明人的專利,已有20余項。“就在最近,我又有兩項發明專利獲批。”胡國華說,“創造的力量是無窮的,隻要生命不息,我願創造不止。”
知識鏈接
專利制度建立后,我國專利發展呈不斷上升趨勢。如果以我國專利法制定實施和修改時間為標准,其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985年—1992年:專利法制定和開始實施之后,專利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申請受理量和授權量均不高。
1993年—2000年:我國專利法進行了第一次修訂,擴大了專利保護范圍和提高了保護水平,適應了深化改革的需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有較大提升。
2001年—2008年:我國專利法進行了第二次修訂,我國專利發展速度加快,企業PCT申請逐步增多,我國專利數量在國際上的位次明顯提升。
2009年—2018年:我國專利法進行了第三次修訂,我國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進入世界前列,多年名列第一。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宣傳處處長徐海燕介紹,2018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第四次專利法修正草案,草案寫入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國家知識產權局還聯合發改委等38個部門共同建立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加強。
參觀貼士
2017年,在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創建了綜合性的知識產權文化展覽館。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院長蘇平介紹,知識產權文化展覽館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志等展廳,展示的知識產權文物包括清代光緒、民國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商標、專利証書、產品和書籍等。知識產權文化展覽館是集知識產權收藏、展示、科研、交流與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公益性文化場所,致力成為收藏知識產權歷史文物、展示知識產權發展歷史脈絡、弘揚知識產權文化精神以及傳承專業領域特色文化的人文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