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機廠商如何防范專利風險?

在“后工業化”時代,技術研發創新成為家電企業市場開拓和銷量提升的主要推動力。目前,從中央到各地方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和力度都不斷加強,企業積極運用知識產權開展維權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技術重合度較高的家電企業之間專利訴訟時有發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筆者認為,國內洗碗機廠商在防范專利風險、避免專利糾紛方面還有如下工作要做:
首先,萬變不離其宗,要注重底層技術和外觀設計。一方面,在各品牌洗碗機都趨於智能化設計的同時,企業應該注重在底層技術層面的專利布局,例如結構上、原理上的基礎性專利,一旦后續出現專利糾紛,這些基礎專利關系到最終的成敗﹔另一方面,同類型洗碗機產品的外觀設計經過多年發展趨於同質化,近年來關於外觀設計專利的無效案件也逐漸增多,外觀設計專利應當與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一樣,得到企業的同等重視。
其次,做好專利訴訟風險評估,以決定是棄車保帥還是寸土必爭。以美的起訴雲米科技為例,自美的舉報和投訴雲米科技洗碗機涉嫌專利侵權后,截至2019年1月,雲米科技以及“劉曉峰”針對美的洗碗機專利共計提起16起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其中,12件實用新型專利權有6件被宣告無效,4件外觀設計專利有2件被宣告無效。
在這次專利大戰中,雲米科技不僅將從美的被宣告無效的專利中受益,包括鬆下、東芝等在內的其他洗碗機廠商也將一並受益,相當於“坐享其成”。未來當洗碗機市場全面迎來大戰之時,美的被宣告無效的專利,也就不可能給其他競爭對手產生任何壓力,也不可能為其帶來專利許可授權的商業回報。
筆者認為在專利訴訟前,企業應當對自身在銷產品和預上市產品涉及到的相關專利質量和穩定性進行成套梳理分析,並合理評估訴訟成本和后續專利糾紛的潛在風險,降低甚至避免在專利訴訟過程中反被宣告專利無效的風險,做到專利維權收益最大化。
再次,要把握專利質量與專利數量的平衡。專利數量用來“攻城略地”,形成組合專利,打造專利技術壁壘﹔專利質量用來“守住家門”,數量儲備只是企業整體研發實力和對專利保護意識的體現,但專利質量決定了企業的技術成果能不能得到有效保護,以及未來其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地位和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最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要持續跟蹤競爭對手專利動態。企業在市場競爭和專利布局中,不能隻顧著“閉門造車”,還應當注意持續跟蹤海內外市場主流產品與重點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動態。
對現有公開專利分析,不僅可以在對自身產品進行功能升級和新品研發時規避潛在專利風險,也可以公開專利為技術研發做前瞻,圍繞其技術特點進行專利布局和相關技術研發。
對申請動態持續跟蹤,不僅可以時刻明晰自身產品的法律風險,也可以通過競爭對手的最新專利申請,來不斷了解其潛在商業布局和研發方向,從而做好應對准備。(薛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