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假體、骨骼還是活體?3D生物打印高低有別【3】

荔玻
2015年07月23日09:1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藍光英諾也正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康裕建正帶領他的團隊打造3D打印健康應用系統,形成系統化的3D生物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平台和向社會提供完整的醫學解決方案,包括前期信息數據處理、生物墨汁、生物打印機以及打印后處理系統。目前,該研究院公布,在生物墨汁研發上取得重大進展,已研發出最基本3D打印單元——“生物磚”(Biosynsphere),並已申請專利保護。最新消息是,全球第一台活性細胞3D打印機即將在藍光英諾面世。

  正如徐銘恩教授所說,“我們在細胞3D打印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准,有的方面甚至優於國外同行。”但即便資本的力量再雄厚,在國內3D打印技術的起步階段,也有政策監管等繞不開的“銅牆壁壘”。如何促進3D打印在醫療行業的廣泛應用,並能使之進一步惠民?當中國的科學家在3D打印技術方面具有前瞻性把握時,除去常規鼓勵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確保技術控制與知識產權保護外,如何通過監管政策的進一步明朗與調整,讓產品應用於市場,仍是各方所關注。

  就在今年3月初,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呼吁,改革3D打印技術等高科技產品上市審批流程。他曾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脊椎植入手術治療樞椎尤文氏肉瘤,在人大會議分組討論中以一截為罹患惡性頸椎腫瘤的12歲男孩3D打印定制的人體脊椎骨為例,感嘆“我們設計出的定制化3D打印金屬椎體可取代以往相對落后的內植物,使上頸椎內固定手術技術徹底改觀,技術也取得了專利”,但相類似產品卻被美國一家公司搶先於2013年10月上市。

ok假體、骨骼還是活體?3D生物打印高低有別

  “凡是放在人體內的東西,涉及到人體的健康,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在保証安全的情況下,採取一些舉措,讓創新成果能夠有更快的通道,與國際競爭。”劉忠軍的觀點或在3D打印生物醫療應用界頗具代表性。此外,對3D生物醫療應用推廣具體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如何嚴控質量,包括完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加強行業管理和規范,鼓勵創新和臨床轉化等,也值得期待。

  同時,從業者表示還是會對未來政策明朗給予信心與耐心。“從監管部門的角度看,提供質量穩定的標准化產品是一貫監管要求。而3D打印擅長的個性化與精准治療,是針對不同患者提供不同產品,與傳統監管存在差異性”,徐銘恩教授分析,“相信監管部門也認識到這一點,人類可以個性化制造產品的同時,保証質量穩定,從而針對技術變革進行政策調整。”

(責編:馬麗、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