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安全漏洞監測平台10月10日通過媒體發布報告,稱如家、漢庭等大批酒店的開房記錄被第三方存儲,包括客戶名、身份証號、開房日期、房間號、甚至兩個人的會話等大量敏感、隱私信息都有泄露。
這個報料絕非孤案,不久前,眾所周知的由斯諾登揭開的“棱鏡門”,堪稱案例中的經典。人民網曾做過一項網民調查,90%的被訪網民表示曾遭遇個人信息泄露,89%的被調查者表示不堪個人信息泄露之擾。
早在九年前,筆者就曾經寫過《九成電腦或遭間諜軟件監視》一文,以上案例恰恰印証了我當初的判斷。如今,人們對互聯網應用早已從PC應用過渡到大數據時代。技術進步當然是好事,但是,隨著公民的隱私客觀上都變成了不同形式的數據進行存儲,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潛在風險也越來越大。
個人隱私尚且不保,商業秘密又豈能金身不破?數據顯示,僅去年較大的商業泄密事件就達30余起,其中,東軟集團因商業秘密外泄,給公司造成4000余萬元人民幣的損失,此外,亞馬遜、江蘇銀行、蘋果、三星、1號店及上海市衛生局等泄密案,都讓當事企業如芒在背。總結其中教訓,除了一部分是人為泄密,一部分是因為本單位信息資源庫遭受黑客入侵,用戶信息被解密。
不管接受與否,我們都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現在,很多公司都將圖紙、文檔、財務報表、研發資料等,以電子文檔形式保存在終端上,這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這些存儲在計算機網絡中的電子文件,相比於傳統紙質文件,由於管理權限分配不當或者加密技術不到位,常在不經意間遭受“裸晒”。這次如家和漢庭的信息泄露,分析其原因,一說是系統運營商管理不善,一說是商家使用不慎,不管怎樣,事情既已發生,當事個人和企業(用戶)無疑都是其中的受害者。
面對技術進步和幾何級數的信息增長,對商業秘密與個人隱私的保護顯然已刻不容緩,有專家為此建議,一方面,立法部門需要使法律更加具體和細化,以更快更及時的反應機制,為監管部門提供及時有效的監管依據﹔另一方面,需要借鑒他國立法經驗以及各國政府之間的合作,共同保護信息安全。
制度層面的解決辦法是政府的事,作為企業而言,最關鍵、最緊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的功課,善用運營商的服務。對自己來說,在大數據時代下,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首先要求企業切切實實做好防火牆配備、IDS啟用、殺毒查馬安裝等傳統“老三樣”的防范工作,絕不能將企業信息和數據,放到國外的、或身世不明的分析應用平台,即使對方願意免費提供相關服務。對國內運營商的選擇,凡涉及公司重要數據的傳輸,比如登錄公司網銀,如果操作者對這個軟件沒有把握,就必須慎用。選擇的標准,主要是看運營商的口碑以及信用度等,“用戶不是專家,除了慎重選擇,沒有別的辦法。”
信息安全行業有“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說法。一個完整有效的內控系統,除了借用技術手段,嚴密的管理制度也不可或缺。國外有調查表明,公司商業秘密的安全挑戰80%來自內部﹔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的調查結果也表明,我國企業目前的信息安全問題,主要來自泄密和內部人員犯罪,而非病毒和外來黑客引起。從這一點上說,當技術無法完全滿足企業全方位的數據安全需求時,制度的建立健全,理當成為企業信息安全的焦點。
除了要求用戶(企業),從技術和制度上自鑄銅牆鐵壁,大數據時代要想實現企業信息安全的長治久安,運營商(企業)也有必要對自己的商業模式進行反省。專家們認為,將來互聯網廠商向外提供企業信息時,要根據需要進行產銷逆轉,也就是說,一些敏感文件、知識產權、科研數據等信息數據,需要完備的訪問控制和身份認証管理,以避免未經授權的數據訪問。 (江金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