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科技新潮流 艺术新天地

高宏存  周飞亚
2020年08月06日09:0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敦煌“动画剧”海报;音乐会上,手机成为乐手们的特殊乐器;“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会上,虚拟歌手洛天依在琵琶艺术家方锦龙的伴奏下演唱;电影《囧妈》剧照。

  核心阅读

  许多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许多传统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力量。

  新出现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的趋势。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难以分类。

  使用技术必须服从艺术自身的审美和表达规律。

  

  回望艺术史,可以说,许多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许多传统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力量。

  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无法诞生,更别提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发展。没有机械转台、电动吊杆、投影设备、多媒体屏等舞台装置,今天的戏台呈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某种程度上,正如有人所说:“人类发明什么工具,就会有什么艺术。”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重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5G、无人机、区块链、虚拟现实、3D打印、人工智能等科技热词频频成为关注焦点。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艺术有什么样的精彩表现?种种新科技,给未来的艺术带来哪些深刻变革?科技与艺术如何更好地融合,为艺术创新开拓新天地?

  拓展审美体验和想象空间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而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受众带来崭新的审美体验。新工具仿佛为艺术插上了一双翅膀,让艺术创意能够腾飞得更高更远,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还记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烟花吗?双线烟花勾勒出的“70”“人民万岁”,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而要实现这样的创意,全靠背后的硬科技:声光电烟花一体化数控技术,数字烟花图文成型技术,误差1毫秒之内的智能点火系统……在新技术加持下,传统焰火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还记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吗?360度全息沉浸交互和4D球幕影像等多重结合,让人们穿越时光,不知不觉沉浸于汴梁市井生活。还有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动画剧”,千年的壁画动了起来,因饱经风霜而模糊的细节重新变得清晰明丽。观览方式的变革,给观众带来了新体验。

  10年前,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上映,突破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想象空间。去年,影片《双子杀手》以“120帧+3D+4K”的极致视觉效果,再次刷新观众对电影的感官。近些年,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不断被“重拍”,如徐克导演的3D《智取威虎山》,借助更先进的制作手段改进视听效果,让经典焕发新的光彩。

  连日常使用的手机,也成为艺术家们的创新要素和灵感来源。传统音乐会往往要求观众将手机调成静音,但在作曲家谭盾的作品《风与鸟的密语》中,手机成为特殊的乐器。乐手们在演奏过程中,掏出手机播放录好的鸟鸣声,观众也能参与其中。在上海戏剧学院首演的实验戏剧《双重》,观众必须先安装一个手机APP,根据APP的引导穿梭在教学楼、宿舍等不同场景,主动探索故事里发生的一切。整部戏剧没有一句台词,剧情发展完全通过手机中的新闻弹窗、微信小视频、电话通信等方式来推动,新奇感十足。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从古老传统艺术到新锐实验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潮流之后获得再生,借助新的载体和介质,记录一个时代的信息。

  催生新的艺术类型和作品形态

  多年前,当个人电脑刚刚开始普及,“换笔”一度成为作家们热议的话题。随着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绘画、设计、音乐等多门艺术不仅完成了“换笔”,还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艺术类型。

  随着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声音处理等技术的广泛运用,由艺术设计和数字技术融合而成的现代数字艺术设计诞生,深度影响了影视娱乐、文化旅游、实景演出、流媒体广告等行业的发展走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基于可视化技术、视频技术、增强现实等技术而创造的视觉艺术CG,深深嵌入了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艺术领域。

  虚拟成像(即全息投影)技术消解了真实与幻想的空间界限。电视、网络直播行业纷纷引入虚拟主播,虚拟演员也一个接一个不断诞生。曾经风靡一时的“初音未来”,不仅发行了上百张专辑,还拍过不少广告,“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会,捧红了另一位虚拟歌手“洛天依”。目前,虚拟成像技术还不够成熟,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因此运用不多。但不少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一旦普及,对未来艺术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传统舞台艺术的边界被打破。一方面,舞台表演的现场性、即时性、观演关系等要素,都成为变革的对象。VR技术能够让人瞬间“进入”其他场景。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投影,让演员能够与过去的自己同台飙戏。今年4月,中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诞生,全程依托网络载体,以网络而非传统剧场为表演空间,吸引了29万观众线上观看。对于这部作品“到底算不算戏剧”,引起了戏剧界内外的广泛讨论。

  另一方面,单部作品中包含的艺术形态越来越丰富。如孟京辉导演的戏剧《成都偷心》,8600平方米的剧场被分隔成168个演出空间,融合了表演、音乐、现代舞、摄影艺术、空间视觉艺术、多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一些艺术家在探索中走得更远。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和实时互动技术打造出一个舞台空间,观众置身其中,通过自身行为触发在场的视觉和听觉变化,获得影像和装置中的信息反馈,每个人的体验都独一无二。这样的作品,更像沉浸式剧场、装置艺术与多媒体展览的合体。

  不难看出,这些新出现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的趋势。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难以分类。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在获得非凡表现力的同时,丰富着人们的艺术理念、美学选择和审美预期。

  拉近艺术与大众生活的距离

  回顾人类艺术史,科技发展带来的工具演变,除了催生出新的艺术类型,还会让已有的艺术更为普及。艺术不断走向大众,与生活亲密接触,最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方面,新工具让艺术创作的门槛降低。网络平台的出现,让人人都有机会实现作家梦。数码相机的发明,让拍照变得更简单、便宜,摄影艺术由此成为一种大众艺术。原本需要经年学习才能掌握的雕塑,现在普通人通过3D打印也能轻松完成。原本专业导演才能拍摄电影、纪录片,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个人都能拍摄剪辑属于自己的“微电影”“视频日记”,记录趣尚现实生活。

  另一方面,新的艺术载体和传播媒介,让艺术能够更为便捷地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正是因为留声机的发明,音乐才从现场性、一次性的艺术变成了不受地点限制、可重复欣赏的艺术。从黑胶唱片到磁带、CD、MP3再到智能手机,每一次载体的变化都让音乐变得愈加触手可及。

  而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影响最广、最令人瞩目的载体和媒介,无疑是互联网。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网络早已不再是一个虚拟世界,而成为另一个场域的“现实”。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回避这个“现实”。

  从网络电影到“云”剧院,从相声直播到数字博物馆,从线上演唱会到大师艺术课,网络平台让艺术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获得了指数级增长。传播方式的变化反过来影响艺术创作和产业转型。网络社交媒体或社区分享成为传播主力,“口碑”成为影响艺术消费的重要因素,从而促使艺术创作提高质量。大数据挖掘出观众偏好,据此“定制”产品,如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决定演员角色的选择,满足了潜在观众需求。今年春节,电影《囧妈》选择网上首映,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迫使传统影院深入思考未来的经营模式。

  “在现场”的艺术体验不可取代,即便如此,对于当代人来说,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随心随性触摸艺术,同样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当然,艺术在科技介入下的蜕变,也伴随着很多争议。每个时代皆如此,当下亦然。人们难免会困惑:技术到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艺术创造?那些一时难以接受的作品,到底是艺术的创新还是技术的滥用?当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谁来保证它不会飞错方向?

  也难免好奇:未来,艺术将走向何方?如果VR技术、传感技术发展到让人躺在家里就能身临其境,剧场还会存在吗?“小冰”已经出版诗集、举办画展,AI作曲已经进入商用阶段,在艺术这条路上,人工智能最终会取代人类吗?

  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而艺术家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回到艺术的本质来思考:

  “艺术以传播美为目的,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

  “使用技术必须服从艺术自身的审美和表达规律。”

  “表演艺术结合技术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们躺在椅子上与世界互动,而是让人们回归真实世界。”

  “观众并不在乎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技术,他们更在乎的是艺术体验,并通过作品与艺术家拉紧一道情感连接的纽带。”

  艺术的未来,或许就隐藏在这样的观念之中,蕴含在那些精彩的作品之中。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6日 20 版)

(责编:林露、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