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无人配送成“疫情防控兵”

2020年03月23日10:44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问题的无人配送承载着众人的期待,成为关注的焦点。无人消毒车、无人配送车、无人巡逻车、无人售卖车、配送机器人轮番上阵,在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代替人工解决疫情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成为末端配送理想的解决方案。

无人配送助疫情防控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活跃的无人配送技术研发公司有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行深智能)、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石器)、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白犀牛)等。

行深智能研发的无人投递车“汉马”在湖北省仙桃市政府及直属单位区域内承担起投递任务,同时,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其研发的无人送餐车“超影”也承担起了长沙东方制造港内复工企业的送餐任务。百度Apollo携手新石器于2月14日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投放无人车,负责海淀医院隔离点的无接触送餐工作。2月21日,白犀牛的无人车进入武汉光谷方舱医院,协助进行药物、物资从安全区到危险区的配送,用智能技术筑起健康防线。 

除以上这些专注于无人配送领域技术研发的公司之外,阿里巴巴、京东物流、美团点评等互联网公司也先后进军无人配送领域。这些大公司通常采用自研+合作的方式。

2月6日,京东物流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在武汉的首单配送,成功将医疗和生活物资从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运送至武汉第九医院。京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无人快递车可以承担医院50%~70%的订单配送量。受疫情影响,原本预计在2020年内陆续完成相关无人车的量产和推进工作已被迅速提前,目前已经在工厂加紧生产无人车并运往武汉。

2月20日,苏宁物流协同家乐福,在全国51个城市推出家乐福“同城配”服务,为全国复工复产再添一道保障。目前,苏宁物流的5G卧龙无人车已于近日在苏州“上岗”,为苏宁小店的到家服务提供无接触配送。

与此同时,美团无人配送车在北京市顺义区多个社区投入运营。配送范围内的居民在美团买菜下单后,美团智能配送调度系统会把订单指派给无人配送车,无人车在美团买菜站点取货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的无接触配送点,与取货人交接打开餐箱取出物品,全流程隔绝人与人的接触。美团表示,无人配送车的使用,既是为了缓解订单量暴涨导致的运力紧张,也是为了降低人际传播带来的潜在感染风险。

大规模商用仍有距离

据了解,无人配送是无人驾驶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其大多数技术与一般的自动驾驶基本相同,即将云端软件和硬件传感器相结合,实现车辆定位、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决策以及车辆控制执行四大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无人配送的大规模落地应用还有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即“大规模人机协同配送的调度系统”。配送订单需要人机协作来完成,调度系统需要确定指定人员和车辆,完美地安排配送路径和时间,从而高效地完成订单的交接。

国内外多家公司均早已进行了无人车应用到物流配送的试验。亚马逊、联邦快递意识到无人物流配送可以提高效率、缩减成本,很早就在无人物流配送方面暗自较劲。美国硅谷Nuro公司在2018年1月推出全球首款完全无人驾驶配送车Nuro R1,并于几日前曝出获批可以部署没有侧视镜和方向盘等人工控制装置的无人送货车Nuro R2。同时,亚马逊也于近日公开了一件新的关于无人送货系统的专利申请。该系统通过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的协调,可将包裹运送至客户门口或者社区。

国内方面, 2017年6月,京东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首次无人配送试验,2019年的“6.18”,京东正式启动了自主研发的全球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货物首次的尝试。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合作发展部的工作人员曾表示,无人配送车目前在限定区域(如园区、学校、厂区等)和低速运行条件下(10-15Km/h)技术基本成熟,能够在路况良好的道路上稳定行驶,在安全性方面有充足保障,可承担快递、外卖、售卖等日常服务。

然而,虽然无人车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距离其大规模商用仍有一段距离。虽然我国人口密度大、交通场景复杂等客观条件有助于积累丰富的道路测试数据,但我们在数据、算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积累仍远远不够。要实现无人物流配送车的正常上路行驶和自主规划配送时间和路径,仍然需要研究根据道路状况识别道路环境、自主规划路径、避障等多种算法,并结合相应的硬件装备,组装成无人物流配送系统。配送车的路径规划算法作为其行驶过程中最核心的程序,应实现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找到用时最省的最短路径的解决方案,保证城市小区域无人物流配送任务的完成。

据了解,无论是美团、京东还是苏宁,疫情期间推出的无人配送都属于末端配送,配送范围约在5公里以内。在众多无人驾驶的场景中,末端配送被行业公认为是目前最易落地,也是最能快速见效的场景。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短期来看,物流行业全面推开“无人化”难度较大,但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无人”配送的需求显著增加,消费者对这一类服务的接受度大幅提升。同时,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无人物流在成本效益及服务质量上,无疑有望进一步提高。(本报实习记者 许月)

(责编:林露、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