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以“绣”为美 以“新”为魂

2019年07月31日13:58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以“绣”为美 以“新”为魂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来汉访问,带走它做纪念;在外交部推介湖北活动中,它是唯一进行现场操作展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千载的汉绣,如今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武汉首席非遗文化推介大使。

汉绣,中国特色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武汉为中心,覆盖湖北全省的一个地域性绣种,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名绣。汉绣的针法粗犷、色彩浓艳、构思大胆、装饰性强,在中国刺绣行业中自成一格。其大胆多变、大雅若俗的风格更是继承了楚人性格豪迈、热情浪漫的基因特性。

“我把这一生都献给了汉绣。”今年85岁的任本荣是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汉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国内唯一精通汉绣50种针法的艺人。他传承汉绣技艺、推广汉绣文化半个多世纪,留下大量珍贵绣品及图纸。耳濡目染下,女儿任炜、外孙女王炜佳也走上汉绣之路,先后成为汉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祖孙三代共同传扬汉绣文化。

清末民初,汉绣鼎盛,上万名绣花匠人、近40家汉绣铺子聚集在汉口大兴路“绣花街”。出身汉绣世家的任本荣是绣花街末代传人,年仅12岁即拜绣铺老板胡品阶门下,从此与汉绣结下不解之缘。

晨起,扫地、开门、烧水、泡茶,帮师父干活;入夜,一盏煤油灯、一块案板、一支画笔……学徒9年,任本荣已熟练掌握汉绣剪样、画活、配色、刺绣、成装等全套设计制作流程。为弥补在理论上的欠缺,任本荣22岁还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师从沈从文等名家。

在武汉戏剧用品厂,任本荣抢救性恢复了200多件作品,400多张汉剧服饰图纸。退休后,他仍初心不改,先后筹集几十万元去苏州购买布料和绣花线,民间走访,搜集了大量清代汉绣残片,先后加工整理出2000多种汉绣样子。2008年,汉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汉市非遗保护中心帮助下,任本荣建立了汉绣工作室,继续推广汉绣。

任本荣表示,汉绣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绣工精细,学习汉绣并不是一件易事。比如那座展出的汉绣大花轿,为旧时武汉官绅人家迎亲专用,上面的“独占鳌头”“莲生贵子”“龙凤呈祥”“双凤朝阳”等喜庆图案,都是依据少时记忆由他亲自设计,这种原创的设计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复杂的针法技巧,“不是一两天就能学得来的”。

为了更好传承这门艺术,任老可谓煞费苦心。他曾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招收学生,也将汉绣课程开进了学校,希望将汉绣发扬光大。不过结果有些令他失望。“ 好多学生来了几天就跑了,感觉枯燥无味。学汉绣没有五六年时间,根本入不了门!” 任老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些浮躁,真正留下来潜心学艺的不多。但令任师傅颇感欣慰的是,这帮学生中,还是有不少聪明好学,也很刻苦,常常一天练习4至5个小时,有时候连周六周日都不休息,“他们让我看到了汉绣传承的希望”。(柳鹏)

采访感言

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着荆楚地区的文化内涵,代表这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传承和创新显得愈发重要,许多以汉绣为基础所创新出来的产品正在逐渐走向市场,以其独特新颖的方式承载着刺绣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责编:林露、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