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启动 产学研体系升级人才仍显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转变,产学研技术转移场景从为企业解决规模化过程中的技术工艺问题,向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核心关键技术问题转变,高校需要打造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深度参与的产学研生态系统,并形成新的融合模式。7月6日,在首届长三角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论坛上,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正式启动,《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发布。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该联盟旨在提升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能级,凝聚和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为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国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根据联盟《三年行动计划》,联盟将在高校与各方资源对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校际合作交流、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深化协作,重点发力。
长三角技术转移人才短缺急需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陆靖在会上表示,全国22所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有6所为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已经建成的116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长三角地区占到其中三分之一。他特别提到,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异常活跃,到2018年,上海13所大学科技园中已经顺利孵化出1200多家企业。
与此同时,当前长三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面临经济发展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挑战,其中校企之间人才流动、区域高层次引才政策与当地产业发展割裂以及区域人才梯队建设、围绕高校技术成果转移等一系列人才问题,引起了高校、产业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人才流动是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会长马彦民对此提出,高校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如何更顺畅地到企业中去?企业内部的人才如何到高校进行培养,甚至承担研发任务?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流动,更需要政府破解其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宽松、高效的政策法规环境。
区域产业升级需要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
科技创新人才创业过程中同样面临研发人才短缺的难题。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人才管理部主任牛萍在演讲中提到,缺乏人才梯队是科技创业者普遍遇到的瓶颈。科技型企业发展中需要高技能人才使用设备、对知识进行更新、对工艺进行优化。此外,她在调研中发现,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把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当地产业转型需求割裂,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造成对成果评估不够、服务跟进不够、人才梯队配套不够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技术转移人才建设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指出,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整合联盟会员资源,探索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完善技术转移培训体系。通过编制长三角高校技术经理人能力标准,编制以案例为核心的技术经纪实训教材,开展技术经理人能力培训等,联合推进高校技术经理人的培养,提升技术经理人服务能力,为联盟会员提供职业化、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服务。
针对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联盟还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对接,积极承担政府委托的专项工作,及时反映高校技术转移行业发展状况和相关政策诉求,为政府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提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