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科学大“IP”,哗众取宠的浮夸之风要不得
近日,一条关于屠呦呦团队获得重大突破的新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9年6月16日晚,有媒体发布名为《屠呦呦团队明日发布重大科研新突破》的消息,引发公众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热切关注。17日,屠呦呦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屠呦呦团队目前的研究成果系“进展”,而非“重大突破”。短短两天时间里,原本为重大科研进展而欢呼雀跃的人们便被屠呦呦团队“并非重大突破”的声明泼了盆凉水。
面对声明,网友对于媒体夸大报道的反应不一,部分网友表达了对于媒体夸大事实的不满,也有网友表示:进展也是突破不必抠字眼。对屠呦呦这一曾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大“IP”,媒体对其给予广泛的关注本无可非议,但为了追求效益而采用哗众取宠的浮夸标题去消费科学家的做法却是万万要不得的。
纵观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史,在特殊时期媒体曾经深受浮夸之风的毒害,大量的夸张报道严重影响了我国媒体的公信力,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坚决杜绝浮夸之风更是为媒体自身着想。作为信息把关者的传统媒体本应以专业性见长,媒体若是一味追求新闻价值而抛弃了专业精神岂不是砸自己的饭碗?此次事件中,屠呦呦科研团队负责人在面对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之前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科研人员已经明确讲述这项工作的情况,表示不清楚报道时为何会使用“重大突破”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媒体自身。“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恪守的职业准则,哗众取宠也许能取得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决不应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博人眼球的“锦囊妙计”。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以“重大突破”替换“取得进展”看似事小,但如若放任不管,夸张新闻就有变为虚假新闻的可能。媒体夸大新闻事实报道往往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而虚假新闻背后的动因也常在于此。如果媒体工作者在夸张报道中尝到了甜头,长此以往媒体恐怕会彻底丧失对新闻进行核实的意识,甚至是像此次事件一样“明知故犯”,虚假新闻也就有了滋生繁衍的土壤。去年一则“300斤小伙挤地铁被大爷骂哭”的假新闻就充分反映了当前媒体把关意识的缺失,一个连自媒体都不相信其真实性的视频却能在专业媒体转发后成为新闻,当下媒体专业性的丧失可见一斑。
虚假新闻是社会的毒瘤,杜绝浮夸之风警惕虚假新闻还要靠传统媒体对职业精神的坚守。2018年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对2006至2017年推特上的12.6万条推文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类型的错误信息都要比正确信息扩散的更快、更深、更广。这说明人比机器更有可能去传播错误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上信息繁杂,真假难辨,公众自身很难辨别虚假信息。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灯塔,如果失却了对文字的敬畏和尊重,那么谁来为公众指明正确的方向?
主流媒体应成为“舆论压舱石、社会粘合剂、价值风向标”,在情绪先行的后真相时代,媒体必须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才能在新媒体横行的今天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