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日渐璀璨

2019年04月25日10:07 | 来源:法制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日渐璀璨

在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2日起,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安徽拉开序幕。

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显示,去年一年,安徽法院审理了6491件知识产权案件。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等突出问题,安徽法院探索提升审判效能途径,加强审判领域改革创新,以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审判实现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频共振、精准对接。

积极推进技术实施查明制度

合肥知识产权法庭是安徽全省以及合肥保障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的唯一一个专门审判机构。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徐艳阳介绍说:“为了强化专业保护,我们先后聘请了50名技术调查官、200名智库专家,建立专业审判‘智库’,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和技术鉴定‘四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体系。”

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一起江苏东顺新能源科技公司诉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公司等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因技术事实无法查明,案件审理陷入僵局,经合议庭指派由安徽大学机械系刘永斌教授担任本案的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并随同承办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外省对涉案产品进行勘验、保全,在当事人各方技术人员均在场的前提下,就涉案的两个专利侵权比对和技术标准范围进行了确认,为下一步案件的查明奠定了基础。

“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知识产权法官专业化建设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创中心的人才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缺少一批既懂法律又了解前沿科技的复合型知产法官。”针对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审判队伍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徐艳阳直言不讳:“现有采取临时聘用的技术调查官队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缺乏常驻技术调查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技术调查官制度发展的瓶颈,缺乏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的长效机制。”

位于皖南的芜湖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1件,连续七年位居安徽省第一。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法律关系和技术问题交织、事实认定难等特点,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丁必勇介绍说,芜湖法院自2013年起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库,聘请涵盖生物医药、计算机网络、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十多位专业人士作为专家咨询员,为案件审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形成法官主办案件,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专家提供智力支持,破解技术难题的审判模式。

“在审理美国磊若软件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中,我们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就案件认定事实中涉及的计算机领域专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打下坚实基础。”丁必勇说。

主动对接企业司法需求

4月24日,记者到访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时,来自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亳州市公安局、亳州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的同志正和企业代表们围坐一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

“坚持送法入企,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建立联席沟通机制,提升精准保护能力。”亳州中院立案一庭庭长过传之告诉记者,三年来,亳州中院共受理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的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303件,占受理一审案件总数37.70%。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被告人朱某某假冒注册商标罪案,法院认定朱某某非法制造假冒古井贡酒包装材料、假冒古井贡酒原浆酒的原料,生产假冒古井贡酒系列原浆酒,非法经营数额达40余万元,据此认定被告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判处被告人朱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亳州中院依法审理后,认为朱某某犯罪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彰显了亳州两级法院对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亳州中院院长李玉科说。

“自2016年底在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官办公室以来,通过驻点服务,零距离回应企业司法新需求。”丁必勇介绍说,芜湖中院累计派出法官60余人次,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为企业解决了350余项难题。发现并收集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各类涉知识产权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10份,得到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有效规避侵权风险。

主动对接企业司法需求,有助于帮助辖区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内部体系。记者了解到,合肥知识产权法庭还将于4月26日与合肥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肥宣言。

智慧法院建设破解“周期长”

智能导诉员、数字化法庭、多功能调解室……一系列的标配让安徽各级法院充满“互联网+”思维。在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一组印有法槌、文书、云朵图案的柜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柜子中央的显示屏上,分别显示着“法院内部人员卷宗流转入口”“当事人卷宗流转入口”“上诉卷宗流转入口”。

“这是合肥高新区法院的云柜系统”,高新区法院民三庭庭长马箭介绍说:“我院投入83万余元用于云柜系统建设,系统包括一个系统前台、一个管理后台、一个应用后台,系统前台是存储柜前端,包括当事人通道、法院内部、上诉通道三个入口,通过入口分别实现对应角色的材料流转寄存,实现当事人与法院、上下级法院之间材料及卷宗流转,加快审判流程运转。”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知识产权案件被告人选择通过远程审判实现庭审,减少办案在途时间。在安徽法院,远程视频庭审、提讯和数字化出庭等软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已渐趋完善。

“合肥知识产权庭将最新科技与知识产权审判需求深度融合,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破解审判难题。合肥知识产权法庭联合中科大人工智能学院,开发审判智能软件,研究类型案件审判模板和裁判文书自动生成软件,探索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检索、类案对比等个性化审判方式,开发知识产权诉讼引导和风险评估软件。”徐艳阳告诉记者:“现已完成侵害商标权纠纷和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的风险评估、举证告知等软件的开发工作,正在合肥知识产权法庭的微信平台上进行测试。”

记者了解到,为了压缩案件审理期限,芜湖中院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优先保全、优先审理、优先调解、优先执行,推行随机分案,实现办案动态均衡,提高案件审判效率,排除人为干扰,提高司法公信力。(本报记者 张晨)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