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吴兴世——
见证民用飞机产业腾飞(爱国情 奋斗者)
在中国商飞公司浦东总装基地的草坪上,停放着一架“运十”原型机。掉漆的内饰、老旧的座椅,这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记录着中国民机人航空报国的艰辛历史。
“从‘运十’、ARJ21到C919,我见证了我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的3次腾飞。”离“运十”不远处竖立着一座银色流线型雕塑,指着基座上“永不放弃”4个大字,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吴兴世(见图。资料照片)动情地说:“这是支撑几代民机人的精神支柱。”
1972年,吴兴世加入“运十”项目的研制队伍。当时,大伙儿住的是停课学校,没有桌椅只有双层床;工作场所是工厂食堂的长条餐台,最先进的设计工具是许多人合用的几台手摇计算机。
“在飞机的舵面上有一块调整片。”吴兴世回忆,“这个东西它有一个毛病,就是飞机速度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设计得不好,它会产生一种危险的振动——颤振。当时,我的任务就是要解决颤振。”
为了让“运十”能跨洲远航,吴兴世他们参照先进的适航标准和规范,采用大量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大胆采用9块调整片,气动助力推动7块舵面,实现110吨重的大飞机靠飞行员“四两瞬时拨千斤”的人工飞行操纵……
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成功。研制“运十”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以公认的十大关键技术为代表的“零”的突破,为后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2015年11月29日,ARJ21飞机106架机从上海大场机场腾空而起。回想起那一刻,吴兴世难掩激动,“13年,5000个日日夜夜,它的立项、首飞、试飞、取证、交付,太多太多的时刻值得回忆。”
作为ARJ21飞机首任总设计师,吴兴世和大家一起在高速风洞中彻夜试验。他主持的技术攻关,用数值计算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解决了可靠分析和排除T形尾翼跨声速颤振的难题。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见证这一辉煌时刻,吴兴世满怀期许:“形成与国际先进实践接轨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型民机产业,C919走出了重要一步。”
如今,74岁的吴兴世依然忙碌在研发、制造的一线。让他兴奋的是,围绕C919大型客机研发,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产业创新集群。“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是我们研发大飞机的奋斗目标。”吴兴世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