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黑洞”照片引爆视觉中国版权争议

2019年04月12日09:45 |
小字号

来源:北京青年报

11日下午,视觉中国网站关于“黑洞”的网页截屏

首张“黑洞”图片是如何被拍到的科普可能还没有做完,围绕着“黑洞”图片的版权争论已开始在线上演。谁也想不到,从4月10日晚上在朋友圈刷屏的“黑洞”竟然引爆了视觉中国的版权问题的讨论。从昨天晚上8时左右,视觉中国官网时而无法打开,时而不能正常下载签发图片,截至昨晚10点50分,仍未恢复正常,对此视觉中国未做出回应。

事件

视觉中国有“黑洞”版权吗?

4月10日晚间,全球六地同步直播发布首张黑洞照片事件被刷屏,这张由欧洲南方天文台公布的首张黑洞照片引发了公众的科普热情,一些企业官微及网友个人甚至展开了“P图”大赛。

但是,4月11日,视觉中国网站上出现了这张照片,并注明此图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或咨询客户代表。这难免被大众理解为一旦使用“黑洞”图片就要付费给视觉中国。

随后,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表态称: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是由2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一旦发布了,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体上也可以看见,只要标注是哪来的就可以。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下午发现,视觉中国网站上的“黑洞”图片基本信息都发生了变化,原本的商业咨询和电话不见了。

视觉中国官方微博则在4月11日下午发表声明称,“黑洞”照片属于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该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但是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商业使用一般包括广告、促销等使用场景,视觉中国并未获得该图片商业用途的权利。

不过,“黑洞”照片事件爆发的时间点比较微妙。据了解,视觉中国4月12日会有3.88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55.39%。以昨日收盘价28元/股算,解禁市值逾百亿元。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时,视觉中国暂未就上述解禁情况发表公告。

发酵

国徽、国旗版权也属@视觉中国

虽然视觉中国发布了对“黑洞”图片的声明,但是这一风波并没有就此停息。

就在证明了视觉中国并不是“黑洞”图片版权人后,更多的网友开始了“捉虫”作业。不少企业的官方微博发布视觉中国网站的截图,上面被声明了“版权”的图片都是自己企业的LOGO(徽标或商标),这其中包括苏宁、海尔、百度、360、新浪、南孚、联想以及贵州茅台。NSR杂志发现自己的杂志封面也成为视觉中国的“版权所有”,同样被列入版权声明的还有一众老一辈革命家的早年照片以及多家博物馆的建筑外观。

另外,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发微博称,有一名艺人的经纪公司曾收到视觉中国的付费要求,而需要付费的图片居然是这名艺人的剧照。

如果说对于这些图片视觉中国还能以照片创作为理由声明版权的话,团中央官微4月11日下午发布的两张截图则让视觉中国辩无可辩。

这两张分别是在视觉中国网站上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图案的截屏。上述截屏中带有“版权所有:视觉中国”的版权声明以及如用于商业用途的咨询电话。团中央官微表示:“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并@视觉中国影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共青团中央贴出的截屏中可以看到,国徽一图的价格提示中表示,用于内文(报纸、网站、杂志内容)不低于150元,整版跨页不低于500元,杂志封面不低于1000元。

对于此事,北青报记者致电视觉中国客服电话,对方表示,对于国旗、国徽一事,稍后将有专人回复。不过,北青报记者登录视觉中国网站发现,国旗、国徽图案已经在该网站“无法找到”,疑似被网站删除。

4月11日傍晚,视觉中国通过官方微博声明,对网友举报的视觉中国网站关于国旗、国徽等不合规图片,经查该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为此深表歉意。视觉中国已对不合规图片做了下线处理,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性地加强审核,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源头

视觉中国维权方式受质疑

事实上,引爆网友声讨情绪的主要是因为图片背后的公司——视觉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视觉中国是一家以“视觉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科技文创公司, 2014年成功在A股上市。有分析人士总结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从作者处获得版权再销售获利。而在维护这一商业模式时,视觉中国的做法受到质疑。

对很多刚刚进入自媒体行业的人来说,都会得到前辈一句教导——网上搜图的时候一定要看看有没有视觉中国的水印。一旦用了视觉中国的图片,视觉中国都只接受“赔偿”而不是删图道歉。

去年,以翻译外网文章为主营的“煎蛋网”创始人Sein在网站上发布文章《被视觉中国索赔图片版权,很难受》,在文章中Sein表示收到了视觉中国的“索赔”邮件,称被要求赔偿25万人民币(整体打包优惠)。经sein检查后,发现视觉中国是getty images图库的中国代理公司,而煎蛋网所翻译的部分外网文章所自配的图片便是来自于getty images图库,煎蛋网在翻译转载的过程中直接使用了原外网文章中的图片,构成侵权。

而此次的“黑洞”图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该图片真正的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官网上,使用该图片只需要注明图片来源便可自由使用,无关商业或非商业,即使是在该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但是,视觉中国仍旧宣称该图片如果用于商业用途存在风险。文/本报记者 张鑫 李铁柱 屈畅

统筹/余美英 池海波

行业观察

视觉中国是合理维权还是钓鱼勒索?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视觉中国2017年年报中显示,视觉中国公司自行研发了鹰眼(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这套系统能自动抓取互联网上有图片侵权的公司,甚至可以筛选企业微博账号。

有网友在网上表示,视觉中国图片通过各类渠道散布在网上,部分渠道并没有声明版权,“踩雷”变得很容易,这也让视觉中国的“维权”颇有“钓鱼执法”倾向。另外也有网友称,何时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取决于使用了多少图片,总是需要“养肥”了再收割。

对于“滥用维权、漫天要价”,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4月11日则表示,因为未经授权使用图片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少自媒体会主动得到合理授权。视觉中国的图片都是摄影师上传的,视觉中国是在维护摄影师的权益。实际上,到视觉中国这里来获得授权并不是特别高的价格,但是如果经诉讼途径,就需要更多的费用。图片产业在国内太初级,自媒体也需要逐渐培养起图片版权意识。“从长远来看,视觉中国不可能去‘敲诈勒索’。我们是一个商业公司,你跟我合作签署合同,我给你提供优质服务,仅此而已。”

北青报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关于视觉中国告侵权纠纷的案件中,有不少案件被驳回。被驳回焦点往往集中在公司对案涉图片是否拥有著作权,被控侵权行为是否发生在公司的授权许可期限内,以及被告方是否构成侵权。

(责编:王小艳、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