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科研 材料报国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位于五道口大学城的北京科技大学的主楼,是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所在地,也是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工作了30多年的地方。葛昌纯长期在科研一线从事核材料、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他是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是制造原子弹、氢弹关键材料——浓缩铀-235用复合分离膜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攻坚克难 专研创新
1934年,葛昌纯出生于书香门第。勤奋好学的他15岁时便被原唐山交通大学录取,学习治金工程和材料学。1952年,他被分配到钢铁工业试验所(今钢铁研究总院)冶金研究室工作,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与“两弹一星”紧密相连,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鞠躬尽瘁。
铀-235是制造原子弹、氢弹、核反应需要的材料,但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只有0.7%,要使铀-235浓缩,必须采用当时唯一已工业化的气体扩散法,而此法的技术核心就是分离膜。制造分离膜是一项技术难度极大、涉及多学科的尖端技术。1960年,中央下达“乙种分离膜研制和生产”的紧急任务,26岁的葛昌纯临危受命,成为这项任务的专题负责人。“当时基本没有什么资料和设备,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也很薄弱。”葛昌纯在回忆起当年的艰难处境仍记忆犹新,在调查研究阶段,为了看懂一些国家的专利文献,葛昌纯刻苦钻研,自学德文、日文、法文,常常一手拿字典、一手看资料,不分昼夜地战斗在研究一线。在他的带领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科研队伍不畏艰难,刻苦奋战,先后攻克下一系列技术难关,终于在1964年成功研发出“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打破技术垄断,满足了国家核工业发展的需要。1985年,“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项目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该技术为后续研制成功的丁种、戊种和己种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一定要自主创新。”葛昌纯坚定地说道,“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才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知识产权保护对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记者与葛昌纯谈及未来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时,拥有多件发明专利的葛昌纯坚定地说。与此同时,为解决高校创新成果转化难题,他总结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指出,这不仅需要国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还需要将高校、研究院所、企业、新产品用户和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有效整合起来,实行“政产学研用金”六结合,才能解决问题。
葛昌纯对于高校创新情况的了解,来自于从教30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他作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教学工作,用“一世苦辛,化育桃李遍天下。”
“葛老师经常跟我们提到‘奉献’和‘爱国’这两个词,他时刻提醒我们,我国的材料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赶上,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北京科技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田甜说,葛昌纯老师经常教导学生,作为科研人员,要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对于我们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而言,追随着葛老师,做出最好的材料报效祖国,已经成为激励我们做好科研工作的最大动力。”
走进葛昌纯的实验室,“材料报国,追求第一”八个大字十分醒目。“这八个字是葛老师一生不懈追求的缩影,也是对我们的教导。”如今,在北科大的实验室里,仍时常看到葛昌纯忙碌指导学生做实验的身影,听到他对学生的谆谆教导。用他自己的话说,国家正在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了实现强国梦,还有很多事情正等待他做。(李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