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是唯一出路
2017年9月10日,我国第一条地铁线“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加装站台门,并开始投入使用。12月30日,我国第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无人驾驶)北京地铁“燕房线”正式开通运营。
80天时间里,天乐泰力先后完成行业内具有代表意义的两个民生工程,为我国地铁事业发展树了两个里程碑,一跃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回顾天乐泰力发展历程,从成立时的跟跑到现在的领跑,17年中的一个个节点、一个个项目,慢慢拼成一篇厚积薄发的奋斗故事。
公司简介:
北京天乐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专注于轨道交通乘客、设备、设施安全防护。公司产品系列包括站台门系统、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站台门视频信息发布系统、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天乐泰力始终秉承“科技守护安全”的企业宗旨,公司重视科技创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站台门产品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实现了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打破了多年来国外产品在站台门行业领域的垄断局面。公司拥有站台门相关核心专利百余项。2017年,天乐泰力公司针对北京燕房线(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全自动运行系统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施专项研发攻关,成功实现了以对位隔离技术和激光/红外对射探测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突破。这个项目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并通过RAMS系统工程认证。
天乐泰力的技术和产品应用领域正在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浮、有轨)、快速公交(BRT)向高铁、城际铁路、公路隧道、海底隧道、城市地下管廊及电力、消防等领域延伸拓展。2018年推出的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使天乐泰力的技术创新从站台延伸到更多领域。
天乐泰力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管理为基石,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满足中国市场特点的轨道交通系列产品,为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贡献力量。
■厚积行业内崛起
2002年,中国的地铁线第一次安装上了站台门,为百姓出行安全加了一道防护。
这一年,天乐泰力在北京成立。自成立伊始,天乐泰力敏锐捕捉到公共交通安全的市场需求点,将业务聚焦在与千千万万老百姓出行相关的自动门业务上。本着以诚信树形象、以质量树口碑的商业原则,天乐泰力完成了多家机场合同供货和服务,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不止于此,天乐泰力进一步将目光聚集到地铁运营安全领域,成为地铁站台门核心设备提供商。
站台门系统是安装在车站站台边缘,将站台区域与轨行区隔离开来的一个设施,可分为屏蔽门和安全门等种类。
“在我们刚成立的时候,站台门真的属于‘奢侈品’,但是站台门对地铁运营安全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关注到了这个市场需求的‘痛点’。”北京天乐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梅说,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站台门技术,天乐泰力只能向国外寻找合作伙伴,很快天乐泰力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国际自动门品牌中国区总代理。
让刘春梅印象最深刻的,是天乐泰力完成的第一个地铁站台门工程项目。
2005年,北京地铁开始新一轮建设。天乐泰力带着国外站台门设备,首次参与到了地铁建设中,最终承接了奥运支线站台门项目。
让刘春梅没想到的是,奥运支线站台门项目要求之高超出了她的预期。这一项目直接考验我国交通轨道科研技术水准,创造了地铁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以站台景观设计为例,奥运支线要求每座车站的装修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做到“一站一景”“站站迥异”。对天乐泰力来说,就需要在所提供站台门的每块玻璃上印有不同图案,这种操作在国内地铁建设史上可以说是开了先河。
“当时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因为这是我们承接的第一个地铁站台门项目,各种困难、突发事件都是我们难以预料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刘春梅说。
然而,摆在刘春梅面前更为现实的困难是,产品概念化设计、核心控制部件、电气设备的运营调试全部控制在外方手里。留给她和团队的只是些框架和工艺设计、门体和结构制造、产品集成等零活。“有困难就克服!”刘春梅带着天乐泰力团队使出了拗劲儿,最终圆满完成了奥运支线项目。
奥运支线项目为天乐泰力积累了宝贵的业务经验,使其在行业内得以立足。同时,这一项目使刘春梅清醒地意识到,“供应链一旦失控,我们就被人卡住了命运的咽喉。”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没有自主核心设备技术、没有定价权,不符合本土化需求的设计理念等,必将受制于人。对于天乐泰力来说,要想发展壮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才是唯一的道路。
■爆发走向自主创新
奥运支线项目遇到的难题并没有让刘春梅立即投入到自主研发之中,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有一次,刘春梅带着团队去找国外合作伙伴的工厂谈判。谈着谈着双方陷入僵局,没想到对方直接解散会议,无礼地将他们丢弃在异国车站。
“那种屈辱,真的是刻骨铭心。当时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做自己的站台门,坚决不能被人家卡住喉咙。”刘春梅至今不能忘却那种在异国车站的无力感。
在刘春梅的带领下,以“科技守护安全”作为公司使命,坚持科技创新,始终聚焦安全领域,天乐泰力借助多年积累的开发经验,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资金和聘请专家人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天乐泰力带领完成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站台门产品正式在北京地铁昌平一期工程中投入使用。天乐泰力从此迈上了新台阶,成为国内轨道交通站台门领域最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制造商之一。
2017年,大家发现北京地铁1号线悄悄加装了站台门,却从未听说过1号线停运的消息。
北京地铁1号线开通已有50年,是我国最早的地铁线路,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线路之一,日均运送近百万人次。因为年代较早,为北京地铁1号线加装站台门这个工程难度可不小。
而天乐泰力与施工总承包企业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圆满地完成了这一项目。
第一大挑战是技术难题。
北京地铁1号线建设时,还没有加装站台安全门的理念,所以站台设计较窄,站台板的强度也未考虑安全门的重量。因此,1号线站台门加装工程主要包括四大工程:一是接触轨改造,给门体留出安装空间等;二是站台板加固;三是门体安装;四是测试调试,每一组站台门投入使用前都要求至少5000次的开关门测试。
第二大挑战是施工时间。
1号线沿线密布机关、学校、企业,为了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加装站台门项目要求不影响列车运行,不得停运,这就造成了每天只有不足3小时施工时间。而且项目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时间紧,任务重。每天1号线末班车驶过以后,天乐泰力团队和施工人员就整装待发,晚上12点一过就带着设备进场作业;为确保凌晨5点多第一班列车按时发出,天乐泰力人员在凌晨3点就开始做好新架设产品的防护,清理作业面、确保不能有任何弃物,然后离场。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所有设备在出厂之前完成组装、测试,尽可能缩短进场作业的时间。
第三大挑战是项目效果。
施工完成以后,“项目基本上是要求完工即使用,没有以往的测试和试运行时间,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刘春梅说,这个项目要求技术水平之高、工期控制之严格是我们不曾碰到过的。
北京地铁1号线加装站台门赢得了乘客和网友的一片赞声。
回忆起自主创新时的艰难情景,刘春梅说:“那时我们的确非常辛苦,一方面员工要吃饭,企业要发展壮大,承接的各种项目要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另一方面要紧抓科研,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研发人员与行业专家一起出产品、想方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纠错和分析、专家评审、产品进行测试。”
成绩来之不易。8年过去,天乐泰力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地铁线路超过15个标段,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日臻成熟。
■腾飞创新引领发展
“追赶、超越”意味着先紧跟不掉队,实力增长到一定阶段,再发力超越,争取领先。
随着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断被运用到新项目中,天乐泰力挺起了腰杆,尝到了甜头。为深度发展,天乐泰力融入到轨道交通领域安全问题的解决之中去,创新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
2014年,天乐泰力自主完成地铁站台门整体结构式绝缘技术,再次打破国外技术专利垄断,开创了国内的又一个先河。
地铁站台门作为隔离乘客与列车的安全屏障,其绝缘技术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是非常现实的硬性安全要求。但如此重要的技术在国内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或无法解决的。
“这一技术对施工条件、人员素质、环境卫生等要求特别高,基本上国内地铁线路开通验收时,站台门绝缘已经被污染和破坏,而且无法恢复。”刘春梅解释到,如果站台门不绝缘,车厢和站台门之间的电位差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只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但无法长效解决问题。
难题,不会让天乐泰力退却,只会激起创新的欲望和决心。
面对难题,天乐泰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专项研发。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终于完成了“站台门整体结构式绝缘系统”的技术攻关,一举打破了国外知识产权垄断。而且,天乐泰力自主研发的绝缘技术,具有施工简单、不怕过程污染和侵蚀等种种优点。2014年,这项绝缘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国家科技成果评审,被认定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这给天乐泰力极大的鼓舞。天乐泰力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全自动运行系统(无人驾驶)站台门对位隔离技术和故障预警;激光/红外对射探测技术,等等。
“安全第一”是天乐泰力的根本宗旨,“我们认为,保证产品使用者的安全,是每一个良心企业的基本准则。所以,凡是天乐泰力实施的线路,我们都为客户免费提供站台门整体结构式绝缘方案。”刘春梅说。
另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北京地铁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无人驾驶)的运行。
北京地铁燕房线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级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示范项目,是我国轨道交通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线路。
天乐泰力站台门技术全面应用于这条标志性的北京地铁燕房线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拥有所提供站台门产品的全部核心控制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例如,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对位隔离技术,激光对射缝隙探测技术,整体结构式绝缘技术等,在燕房线上都大显身手。最终,燕房线站台门技术作为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组成部分顺利通过RAMS工程认证。
“我们非常高兴,或者说非常幸运的是,燕房线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级示范项目,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首个通过国际上最严格的RAMS系统工程认证的工程。”刘春梅说,“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行业腾飞和产业升级,从而对轨道交通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自动运行(无人驾驶)系统是未来地铁建设的发展趋势,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哈尔滨、杭州、武汉、济南、南京、宁波、南宁等城市后续建设的地铁线路将开始选用或更多选用全自动运行系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布局站台门安全守护的同时,天乐泰力进一步将目光投向地铁隧道内,顺利研发出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了对隧道内环境全天候实时监控。
从“科技守护安全”出发,天乐泰力不断拓宽创新范围,在行业内实现了创新性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