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瓶颈亟待突破
【人才论坛】
作者:袁寿其(江苏大学党委书记)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日前,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揭牌。该中心将通过与国家知识产权数据库联网,实现大数据共享,由此大大提高当地企业开展专利授权、确权、维权的效率。新华社发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熟悉国际事务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致使有关问题应对方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培养一支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道现实人才课题。
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深入发展,近年来,知识产权的创造日益活跃。自2008年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0倍以上,带来了强大的知识产权审查、创造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急需一批服务创新开发的知识产权工程与管理经营人员。与此同时,知识产权运用更加多样化,知识产权代理、质押融资和诉讼业务不断增多,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运营和管理公司、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一大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呈涌现式发展,急需一批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和经营人员。
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已成为新时代日益壮大的人才类别。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颁布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增设了347个职业,其中新增知识产权专业人才(GBM20612)小类,下设“专利代理专业人员”“专利审查专业人员”“专利管理专业人员”“专利信息分析专业人员”“版权专业人员”“商标代理专业人员”“商标审查审理专业人员”“商标管理专业人员”等8个相关职业。职业大典的修改,释放出了知识产权人才将成为社会巨大需求的一个重要信号,表明知识产权专业已经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意味着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专业化、精细化、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新时代亟须建立以职业为导向,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专门培养体系。
据统计,2018年1月至7月间,全国人才招聘市场累计有35624家企事业单位发布了334688条知识产权人才招聘信息,比2017年全年增加企业18628家,招聘信息增加220624条,其中专业型岗位需求占据多数,可见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如人意
当前,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产权的高密集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强依赖领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首先应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才能充分理解创新的内涵,才能形成对创新的全面保护。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主,国家教育部将知识产权作为法学类特色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目前国内获批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高校76所,但是单纯的法律人才无法适应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的战略资源运营需要,而且本科层次的教育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无法理解创新活动的专业内涵,难以满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需要。
我国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学位教育为主,全国已有138所高校开展了相关的硕士培养,主要依托法学学科和管理学学科招收知识产权学术学位硕、博研究生和依托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招收知识产权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这种培养模式由于受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的约束,不能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产权知识体系,难以培养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亟待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专业学位
知识产权的突出特性就是集技术、经济、法律为一体。基于国际竞争环境下知识产权资源的有效运用,对我国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从国际视野、战略谋划、经营运作等方面提出了更广阔和更深入的要求。
知识产权人才需要掌握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将相关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创新形成独特能力,以适应各类复杂的知识产权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最理想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应是本科为自然科学专业,再进行两至三年的法律、经济与管理的知识学习,只有设立专门的通道才能培养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同时数十年来,我国高校在学历教育模式下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自1985年专利法颁布以来,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支理论与实务能力兼具的知识产权专业师资队伍。此外,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全国至少有3000名实践经验丰富的来自知识产权工作一线实务专家,可成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师型”师资结构的优秀资源。
综上所述,现有的教育体系已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尽快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是有效解决我国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短缺的战略选择,是落实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和考虑。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9日 07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