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专题策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鼓励共享汽车发展,公务用车先行应肯定

耀琪
2018年11月29日10:49 | 来源:新快报
小字号
原标题:鼓励共享汽车发展,公务用车先行应肯定

■耀琪

据报道,《关于促进广州市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于日前印发。《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与共享汽车平台经营者合作、支持利用共享汽车公务出行。番禺、黄埔、南沙等区应率先开展“新能源+客车分时租赁”试点建设,在停车、充电、公务出行等方面予以支持。

去年8月,交通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新规,指出小微型客车租赁是满足个性化出行、商务、公务和旅游休闲的交通服务方式。广州响应也是合乎大局和潮流方向的。考虑到本地汽车保有量和停车资源,广州的做法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有序发展客车分时租赁”。

实际上,分时租赁为很多城市缓解了不少停车、堵车难题,成为城市客运体系的工具之一。国家信息中心去年2月的报告预测,每分享1辆汽车,就可以减少13辆汽车的购买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潮流之下,人们也开始转变“家家必须买车”的观念。与此同时,统计表明,一辆私家车每天大概有1.5个小时在行驶,20-23个小时停在车位上;分时租赁可以让一辆车每天在路上跑6-9个小时,那意味着停车场的周转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新能源汽车的初步发展,恰是分时租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的切入点。目前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和牌照发放,均向汽车租赁行业和新能源车型倾斜,在此背景下,鼓励利用共享汽车公务出行,就像鼓励公务车选用国产品牌一样,有着风向标的意义。如果政府人员出门办事,都主动使用共享汽车,效益将会很明显。因为市场效率往往要比行政效率高,对资源的调配运用能力也更高。那么向社会购买,财政将节约规模庞大的公车购置、维护、停放和燃油开支,甚至对用车支出的补贴也可以变得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符合真实的需求。

当然,要满足社会大规模对共享汽车的需求,政府的示范带动和配套都是无法缺席的。因为相较于共享单车“免车位、免能源”的特点,共享汽车对于车位和充电桩的需求是刚性的。而市场虽然有自发配置资源的能力,但是也有“失灵”之处。比如现在很多大厦、小区都没有提供安装充电桩的条件,或者对外来车辆是拒绝的,那么充电桩公司的推进和盈利就会很受阻碍。共享汽车就只能选择有条件的地方落脚,客观上限制了网络的铺开。

所以,如果要鼓励公务用车对共享汽车的积极利用,还是需要在有条件的区域做出示范,和相关的平台公司、充电桩公司形成合力,构筑成规模、成气候的用车环境。通过优惠政策支持等方式,让共享汽车企业少些束缚,进而推动共享汽车进一步做大做强。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