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中国IP:身在何处,路在何方

2018年11月05日09:28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IP:身在何处,路在何方

IP既需内容创新,也需技术创新。

□□本报记者 马霞

10月2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广告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IP 30人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学界、业界的30余位嘉宾共同围绕“聚焦拐点下的IP新生态”主题展开讨论,探讨拐点下的中国IP身在何处,路在何方?

从2012年发展至今,IP成为文化产业中炙手可热的名词。“IP热”从文学、影视、音乐延展到文旅、游戏和周边商品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围绕IP授权、开发、运营等一系列相互协作的海量业务。一些优质IP作品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的市场回报。与此同时,版权、财税、行业监管等问题也集中浮现在大众视野。

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强调了IP之于未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表示青年人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提到,此次论坛的举办对更加科学理性地开发、运作IP有重要意义,中国广告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将重点关注IP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著作权登记部主任李明英说,互联网环境下应该强化规则意识、尊重意识、保护意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使其惠及企业、行业以及市场,促进IP快速发展。

华策影视董事长、总裁赵依芳认为,IP内容的把控要回归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艺术感染价值,要有温度、正能量。午夜文库IP开发中心主任、香港和平图书总裁谢刚以悬疑推理题材作品举例说:“只有关注现实,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进入主流的文学行业。”面对题材同质化的问题,企鹅影业IP储备及研发中心总监周宇、上海润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吴林励均认为,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寻找新角度进行创作。而面对新兴的网生内容和年轻化的网生群体,知名制作人、导演、编剧白一骢提出,寻找到恰如其分的共鸣点十分重要。

2017年至2018年,IP行业经历了从“狂热期”到“冷静期”的转变,并进入新的拐点。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整个行业对IP的认识也更加理性。面对政策收紧、投融资遇冷、过度明星化等外部环境,如何布局拐点后的IP新生态,实现IP在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有机统一,推动文化产业健康理性发展,成为IP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中国传媒大学IP跨界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郎劲松以“痛点、拐点、新起点”为题进行了发言,她总结了目前IP行业所遭遇的叠加痛点,以及拐点阶段出现的包括注意力、价值观以及新场域等多方面的格局再造,她认为:“我们应该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这次拐点,这是重构IP生态的一次契机,拐点后的IP行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她透露,中国传媒大学IP跨界传播研究中心的第一本年度发展报告即将于今年底出版,希望能对IP行业的发展给出思考方向,以推动中国IP的健康发展、有序发展。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颜忠伟认为,随着4k和5G技术时代的到来,未来将是“无处不屏”,他提出打造全场景沉浸生态,把线上线下,场景、服务和体验打通起来。启迪数字天下(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总裁王宣也表示,新的技术发展一定会为IP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新的产业链条。中农盛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盟母基金创始发起人李茉溪通过特色小镇开发项目举例,关注将IP与产业相结合,对有地理标识意义或历史文化价值的IP进行包括投资、教育、旅游等全产业的开发。

中国传媒大学IP跨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晖提出,IP其实就是内容,而影视化可以将内容与动力源结合,进而带起产业链发展。各个文化产业的参与者应该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来面对今天的形势,真正勇敢往前迈。影视行业要充满信心,进一步把内容做精,敢于突破。“百姓需要有梦想、需要有共鸣,对于制作者包括平台而言,都需要大胆创新,同时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在这个拐点上把握住,真正的春天离我们不远”。王晓晖说。(马霞)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