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原创音乐 智能前行

2018年11月05日09:28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原创音乐 智能前行

原创音乐有望走出版权保护困局

□□本报记者 李琤

原创是音乐行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然而,原创作品在版权保护上的短板,却成为了音乐行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在音乐制作过程中,作曲、编曲、作词、演唱、发布、推广等各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专业团队执行。从上游的创意到下游的收益打造,间隔了太多中间人。作品经过层层转手后,在创作者手中的实际收益已无利可图。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把音乐创作的生态圈搭建起来,通过技术手段记录原创主体、明确版权所属、保护主体利益,已经上线1个多月的智曲APP,试图通过互联网融合各类音乐创作主体,利用互联网社区的协作性,以及区块链记录的唯一性,打造音乐创作者协同创作并智能化版权保护的原创音乐生态圈。

截至10月底,智曲APP上线1个月,平台已产出原创歌曲3000余首。其中,星光大道周冠军李多娜使用智曲创作了《不褪色的照片》,在微博的播放量达到700多万次;民间艺人山村创作歌曲《超人的后代》,在智曲平台获得近万个点赞,在微博平台播放量达500多万次……越来越多的作品被广为传唱,《北京西站》《归途》《落花》等等成了“00后”手机中的必选歌。智曲不仅为华语音乐积累了原创力量,也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开放性的音乐创作平台。

凭借着何种魅力,让智曲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其背后的技术算法——音乐智能伴奏、音乐指纹识别是平台建设的两大突破性技术专利。

音乐智能伴奏,是任何人将哼唱出的音调和旋律录入手机APP中,通过APP识别后,便能形成精准的五线谱。哼唱完毕后,操作者既可以采用人工调整方式,对主旋律的音符进行手动调整,并添加不同乐器的伴奏或音效,从而完成整个作曲过程。同时,APP也可以根据主旋律,为用户智能推荐不同风格、乐器组成的伴奏和特效。

作曲的人可以把曲子发布到智曲的社区中,让文采飞扬的其他用户来协助填词,并且邀请歌声动听的任何陌生人协助演唱。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的专长得到汇集,合力谱写出一首原创的音乐作品。

除了完成创作,音乐指纹识别功能则保证了每一首曲、词、歌都有相应的版权认证,通过智曲独有的技术识别其独特的指纹,上传到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版权记录。

“每一首歌曲的IP可以分为主旋律和歌词。按照不同的原理抓取各自的独特指纹,作为录入IP区块链的数据。” 智曲北京运营中心负责人介绍。

通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互联网技术,让创作者第一时间将自己作品的“独特音乐指纹”记录到特有的数据库,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利益保障体系也很完善。任何一个用户因为翻唱创作者的一首歌曲得到了大家的青睐,翻唱者所得到的赏金,将通过技术算法,分发给原创作曲者和填词人。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让创作者得到利益保护。

有业内人士表示,计算机技术算法将颠覆传统音乐行业的版权保护问题,这也将为创作明星或新生代音乐创作者带来巨大便利和版权方向利益保护。也许,更多类似智曲项目将根治华语音乐界版权保护的问题。在版权保护和收益支付更清晰的大环境中,创作者可以更专心地创作好作品,不用因为怕被任何人利用版权问题或担心利益没有保护而担忧。

CCTV5音乐总监陈吉倡议,音乐行业需要更多的像智曲这样的打造原创音乐的平台,保护原创,并将陌生人的音乐力量连接起来,合力推动华语原创音乐走向世界。(李琤)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