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杨洪斌团队研发出林下原生境石斛栽培关键技术

让石斛生长回归自然(创新故事)

喻思南
2018年09月10日08: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让石斛生长回归自然(创新故事)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云南省的优势生物医药品种,其中铁皮石斛被称为“千金草”,位列九大仙草之首。看到石斛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价值,一些人通过大棚、温室等人工设施进行产业化生产种植,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实现丰产速产,但石斛的功效却大打折扣,高温高湿的栽培环境也容易出现农残、重金属超标等隐患,而传统种植习惯则往往要毁林砍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有没有一种方式,在不影响原有生境前提下,让石斛生长回归自然环境,从而尽可能地保持功效?在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工作站支持下,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杨洪斌带领团队攻克了野生品质石斛栽培的关键技术,在云南瑞丽市干邦亚庄园走出了一条林下原生境栽培石斛之路。

过去10多年,杨洪斌带领团队多次到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家考察、研究野生石斛。他发现,铁皮石斛多生长在有溪水流过的原始森林和江河边的崖壁上,并常常与苔藓等植物附生在树木上。此外,铁皮石斛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不能有霜冻,最高温度一般不宜超过28℃,空气湿度最好在80%左右等。由于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太过苛刻,即便在生态良好的干邦亚庄园,如何营造适合石斛生长的小环境,也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

“冬季,有时候种植环境湿度不够,好在院士专家团队研发出林下预报预警喷雾技术,解决了石斛在不同季节温度、湿度不均的难题。”杨洪斌说。

由于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选择什么样的树种大有学问。经过反复试种,杨洪斌选定树龄在2到5年人工种植的龙眼树为附生树种。原来,龙眼树树皮厚度适中,容易产生菌根真菌,有利于石斛附生保湿,吸收水分和营养。

由于实现了在林下生长,石斛的栽培不会破坏原有的森林和生态环境,干邦亚庄园内部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生态小循环系统。因为遵循石斛的自然生长规律,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等,种植栽培出的石斛零农残,重金属符合没有污染的自然界标准,其石斛多糖、氨基酸、生物碱等有效成分指标也高于其他人工设施栽培的石斛。这一模式被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称为农林复合生态“绿色样本”。

2016年,在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创新创业大赛中,“野生品质原生境仿野生石斛种植技术”摘得银奖。杨洪斌团队还先后申报了树栽石斛、石斛有机专用肥等十多项发明专利,其中一种石斛茶制作方法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经过10多年的收集,杨洪斌带领团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石斛种源库,截至2018年8月,共收集原种石斛1100多种,约占全世界石斛1800余种的60%。2016年10月,干邦亚庄园野生石斛种源库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林木石斛种质资源库。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