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以“知”取胜  创新铺“云路”

2018年09月07日10:14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以“知”取胜 创新铺“云路”

“做国内外同行先进技术的领跑者”,打开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青岛云路)的官网,这几个大字醒目地出现在首页。作为一家主营非晶带材及相关制品、磁性粉末及元器件的企业,近年来,青岛云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带材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销往海内外,铺就了一条创新发展的“云路”。

  创新夯实发展路

“公司在2008年启动非晶项目时,在技术领域可以说一穷二白。面对技术瓶颈,在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借鉴、科研技术力量和研发条件极度缺乏的条件下,由总经理李晓雨亲自带领十几个人的团队,从立项之初就确定,无论过程多艰辛,都要坚定不移地走正向研发路线。”青岛云路知识产权法务科科长王玲向记者讲述了青岛云路的发展历程,“为了攻克关键技术,当时李晓雨带领团队成员扎根在一线,几乎夜夜宿于工厂,反复失败就反复实验。历经多年研发,投入数亿元资金,一路冲关破卡、攻坚克难,最终掌握了非晶带材产业化的核心技术。”

自此之后,青岛云路走上了创新发展道路,先后组建了青岛市非晶合金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非晶材料及装备工程实验室、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建有中航动力(青岛)非晶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宁材所联合共建“新型非晶软磁材料联合创新平台”,合作开发“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非晶软磁材料的产业化”项目。从最初对国外技术望尘莫及,到2012年依靠自主研发突破非晶带材产业化制备关键技术,青岛云路一路前行,经历四代耐火材料改进、五代结晶器结构设计,工艺技术得到了创新改进,突破了单条线万吨级的非晶产业化技术,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云路已经在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设备、测试方法和生产顺行等方面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发展体系。“自主创新、高质量产品是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而重视知识产权是所有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玲表示,目前,青岛云路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已提交中国专利申请150余件,获得发明专利80余件。

  技术决胜侵权案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云路的产品已走出国门,销往北美、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然而“走出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青岛云路在去年就遭遇了来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337调查”。

2017年9月19日,美国Metglas有限公司和日立金属有限公司向ITC提出“337调查”申请,指控包括青岛云路在内的5家国内企业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非晶态金属类产品侵犯其商业秘密,请求ITC启动立案调查,并发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及禁止令。同年10月26日,ITC立案。

“我们在知道‘337调查’立案申请时,是一头雾水。冷静过后,我们立即在咨询‘337调查’的具体内容,了解大概程序。”王玲告诉记者,尽管刚开始有些紧张,但随着案件的深入进展,过硬的知识产权制度让公司逐渐有了敢打硬仗的信心。“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后,我们与多位律师联系,就案件与他们进行深入讨论,内部也反复研讨分析利弊,最终决定从内部抽调精干力量、外部聘请知名的美国律师团队和中国律师顾问,成立了以高管牵头的应诉小组,积极开展应诉工作。”王玲向记者详细阐述了青岛云路积极应诉的过程,“在此案近8个月的证据开示环节中,公司立足事实,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了近100GB全面证明自主研发的技术文件,积极配合原告开展工厂调查取证,在证人询问中阐述技术自主研发细节。”

经过几家应诉中国企业的不懈努力,最终使原告在开庭前4个月主动无条件向ITC提交撤诉及终结此次案件调查的申请,并经ITC行政法官进行了初裁。今年7月9日,ITC最终裁定维持行政法官的初裁,全面终止对包括青岛云路在内的数家中国企业所进行的“337调查”。

“此次案件的胜诉,为公司处理国际贸易纠纷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更好地拓展美国市场及其他海外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大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形象。”王玲表示,青岛云路一贯重视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案件的获胜提供了依据。而注重专利布局与了解当地法律法规以及知识产权的相关风险,也为青岛云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未来,公司仍将秉承初心、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保护,并将携手业内企业一同维护非晶行业积极有序发展,在充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用好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玲表示,青岛云路正搭乘“一带一路”的经济列车,通过自主研发,构建并完善知识产权体系,铺就一条通往世界的“云路”。(熊花平)

(责编:王小艳、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