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搭建平台,让书香飘得更远

2018年08月31日09:41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搭建平台,让书香飘得更远

8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北京举行。紧扣“改革铸就新时代,书香献礼新征程”这一主题,书博会展示了新时代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成果,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取得的重要成就,凸显了近年来出版行业融合发展的硕果。

图书出版:

精品展销成就斐然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国际图书节作为弘扬主流价值、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书香氛围,着力组织了突出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的阅读活动和优秀图书展示展销,特别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出版物展示展销、纪念改革开放40年重点出版物展示展销、“一带一路”精品图书展示展销以及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相关主题出版物展示区,集中展示展销500余种主旋律优秀出版物。

中国作家馆以“中国文学与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伤痕文学”“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成为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风向标。面对新世纪以来的全球化、信息化趋势,中国文学积极应对,守正创新,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学形态发展迅速,文学活力进一步迸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广大文学工作者勇担使命、砥砺奋进,正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活跃在脱贫致富攻坚战的现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线、深化改革的最前沿……他们将以精品力作助推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

民族地区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重大收获。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扎西达娃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西藏当代文学不断发展的历程。西藏文学植根于高原文化沃土,结出了累累硕果,涌现出益希单增、丹增、汪承栋、朗顿·班觉、马原、色波、马丽华等优秀作家。西藏作家将不断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使西藏的文学创作取得更大成就。

文学创作:

关注现实回应时代

凭一笔一纸,作家驰骋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时间,是文学创作中不能回避的元素。

在“笔尖岁月,纸上光阴——中国作家网驻站作家新作分享会”上,作家周大新带来了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这部作品着眼于当下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刻画出他们复杂隐曲的心境。据悉,中国作家网计划每年邀请6位驻站作家,在推荐精品力作的同时为创作与阅读搭建平台,营造与读者良性互动的开放文学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有待创作者开掘的沃土。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呼吁作家更多关注真实世界,创作现实主义作品,回应时代需要和当下少年儿童对写实小说的阅读需求。作家周晓枫说:“散文创作给自己带来辽阔的自由感,而童话则带来意料之外的新能量。好童话会像缓释胶囊一样影响孩子的一生,希望自己能像孩子那样保持好奇和激情,用文字给他们带去一个小小的奇迹。”

“现在的图书比过去数量多、质量好,希望能把更多的好书介绍给大家,用阅读来拓展我们的人生。”北京国际图书节读书形象大使、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充满变化,充满未来感、神奇感,这是科幻小说成长的沃土。在刘慈欣看来,当科学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神奇感消失,则是对科幻小说致命的打击。

版权输出:

步伐稳健路径拓宽

为推动出版走出去,近年来,中国出版业从版权合作,联合策划、开发的合作出版,发展到与国外出版机构深度合作,如合作开设公司、海外并购联营等,已逐渐形成包括版权、实物、资本和文化交流的立体国际合作形态。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图书节以书为媒,把来自海内外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业内人士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当代中国。

中外出版单位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也迈出了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径、推进世界出版文化交流的务实步伐。在“一带一路”国际出版高峰合作论坛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范晓虹说:“外研社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设立了9个编辑部,不同类型的编辑部在海外落地、生根、成长,最基本的经验是——在理解和共识的基础上寻求本土化。”

埃及汉学家、出版人艾哈迈德·赛义德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文化交流、中国文化版权输出展开主题演讲。他认为,文化交流是促进和深化中阿双方各领域交流最根本的途径,做好中阿文化交流,就是让阿拉伯国家人民能够通过中国的文化认识中国进而读懂中国。借助博览会以及论坛,阿拉伯读者将阅读到更多中国优秀图书,进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走出去不仅要了解当地的图书市场需求,还要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等。”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说,“人民出版社摩洛哥分社邀请当地翻译人员把中国优秀出版物翻译完后,再招聘当地员工进行销售,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让当地读者有一种读自己国家书的感觉。”(记者 党云峰)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