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中国创新大潮澎湃

2018年05月31日08:26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产权量质齐升成关注重点

编者按:在全球跨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人们不禁要问: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让中国科技成果持续“井喷”?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双轮驱动”,引领着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发动知识产权的强大引擎,中国这艘创新巨轮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一杯滚烫的开水,倒进杯子不一会儿就是温水,口感适宜。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一款快速调温杯悄然走红。别看只是一款小水杯,却与我国发射的“快舟”火箭使用了同样的航天相变材料技术。“高大上”的航天科技,就这样走进“寻常百姓家”。

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日益崛起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在全球跨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人们不禁要问: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让中国科技成果持续“井喷”?

“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5月28日开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双轮驱动”,引领着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我们要抢抓先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至少在一些海洋的关键的共性技术,甚至一些颠覆性的技术上面,能够进行自主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知识产权则是创新引擎的“点火器”。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才能更好地认识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

近年来,中国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乘势而上,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对必要的国际标准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标准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国际国内标准中,中国标准已占84%。”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波表示,我国高铁用10年多的时间走完了国外高铁技术数十年的发展道路,体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速度。

“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关键在于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多年从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创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认为,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但还缺少一批能够在行业内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创新型企业。在他看来,这需要我国攻克和积攒一批具有颠覆性的原创技术。

不仅要“加速度”,更要“含金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升至第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持续攀升,折射出中国创新‘含金量’的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指出,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将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促使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2017年,中国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达到70.9%,较2016年提升3.4个百分点;年度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中国企业达到44家,较2016年增加18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达30个,仅在光学、医学技术、发动机、音像技术、运输等5个领域与国外存在微弱差距。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兴起的态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表示,多年来,我国各地各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土壤和环境,这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要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化和职务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从科研经费使用、科研成果评价、项目评审等方面,提高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积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真正唤醒‘沉睡的知识产权’。”4月20日,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我国不同领域的17名两院院士联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各领域自主创新,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

发动知识产权的强大引擎,中国这艘创新巨轮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王宇)

(责编:王小艳、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