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香港电影的“北上”答卷

孙佳山
2018年05月08日08:3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香港电影的“北上”答卷(文化只眼)

近日,春节档票房冠军《红海行动》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再次引发观看热潮。而在不久前落幕的北京电影节上,《红海行动》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成为本届电影节唯一获奖的华语影片。作为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红海行动》很容易让人们想起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进而想到20年来香港电影人“北上”的历程。

早在1974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的港式草根喜剧片《鬼马双星》一炮走红,使得香港电影终于摆脱了粤剧电影和古装武侠片的束缚,进入了专门为以香港为中心的整个东南亚地区新兴中产阶级制作商业类型片的“新浪潮”时代。“新浪潮”之后,包括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爱情片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片,不仅在华语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还辐射到了东南亚乃至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具有相当程度的启蒙作用和示范意义。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由于地缘格局和话语空间的结构性历史变迁,尤其是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制度性框架的建立,使香港电影的表意策略和文化功能发生了巨大的调整和变化。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关系也发生了时代性的翻转。从那时起,香港电影拉开了大规模的“北上”赚钱的序幕。

可是在开始的几年间,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并不顺畅。由于内地电影市场从2002年起实行彻底的院线制改革,市场规模、体量开始爆炸式增长,在总票房迅速跃升至世界第二的同时,市场结构和产业版图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观众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乃至主流媒介基本不了解的众多县市扩散——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香港电影人对内地市场原有的认知。港片在内地遭遇“水土不服”,“北上”赚钱并不如想象中的手到擒来、一马平川。

直到2005年之后,《神话》《宝贝计划》等影片相继问世,香港电影才开始稳住阵脚,并逐渐找到适应内地电影市场的共振节奏。经过《霍元甲》《投名状》《十月围城》等影片的不断探索,2013年,真刀真枪地处理内地公安题材的《毒战》上映,标志着香港电影开始真正有机地融入内地电影产业。一直号称要“北上”的香港电影,还是通过其最为擅长的警匪片找到了突破口。近两年的《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红海行动》等新式主旋律影片,在吸收了香港电影成功的商业类型元素后,可以更好地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票房大卖也是水到渠成。如今,在中国电影票房前300名当中,香港电影已占据20%。堪称香港电影精华的商业类型元素,在香港回归20年之后,终于汇入了中国电影的核心和主流。

很显然,香港电影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叶这段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符合大中华区风土人情的商业类型片经验。这些经验极大地弥补了内地电影的结构性缺陷——在电影票房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内地电影试图以艺术电影的班底无缝切换到好莱坞商业大片,但实际上严重缺乏商业类型片基础。香港电影的“北上”,既是在中国电影的广阔天地里探索香港电影全新的表意空间,进而实现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爱情片等各种影片类型的有效翻新,也是在不断实现其自身的同时,为扎稳中国电影产业的根基做出贡献。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