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改革的任务越繁重,越要坚持科学方法论

——从逻辑起点、精神实质和功能定位上领会习近平改革方法论

2018年04月16日08:51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改革的任务越繁重,越要坚持科学方法论

  本文语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倒逼”这一极富张力的术语,形象地道出了“问题意识”对于改革方法论的始源性地位。

●随着问题不断升级,改革方法论也必须与时俱进。旧的改革策略不够用、不顶用、不能用,就需要寻找新的改革办法。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既是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探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崭新起点。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科学体系,从其核心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元方法”、一般层次的“总方法”和具体层次的“子方法”。

我国的未来靠发展,发展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成败在方法。方法决定看法,方法决定做法,方法决定成败。我国的改革越深入,改革的任务越繁重,越需要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改革方法论思想,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问题意识是改革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改革方法论正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倒逼”这一极富张力的术语,形象地道出了“问题意识”对于改革方法论的始源性地位。

改革源于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里的问题牵动全局,哪个环节哪个领域问题突出,就对准哪里重点改革。

社会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改革的逻辑。纵观我国40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以问题为中心谋划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改革就如同“治病开方”,“问症确诊”是前提。改革方法是否科学,改革措施是否管用,取决于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是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否对症开方。比如,当“诊断”出中国的问题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体制、国防和军事体制等各个方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开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子”:“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当“诊断”出经济问题主要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则开出了这样的“方子”:“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发现政府的问题既有不作为的问题,也有乱作为的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开出了这样的“方子”:各级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改革方法论,都是源于对中国问题的精准把握。

问题的展开与暴露是一个过程,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改革方法论的复杂程度。当代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问题已经由表层进入深层。随着问题不断升级,改革方法论也必须与时俱进。旧的改革策略不够用、不顶用、不能用,就需要寻找新的改革办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有新的改革思维、新的改革策略和新的改革办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改革方法论始终

我们党历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方法论,从根子上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重在为改革破除固化的藩篱。实事求是重在探索改革规律,遵循改革规律,科学谋划改革。与时俱进重在推进改革方法论的创新,运用新的改革方法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求真务实重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改革取得实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改革方法论的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围绕“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围绕“如何认识改革、如何推进改革、如何评价改革”这一重要的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改革方法论。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的每个组成部分、每个重要观点、每个具体方法,都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都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新话,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比如,过去强调“摸着石头过河”,今天则进一步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过去强调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有错误马上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今天则进一步强调改革“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过去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今天则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去强调“不争论”“拿事实来说话”,今天则进一步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既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总之,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的创立和形成,反映了我们党理论上的新发展、思想上的新解放、实践上的新突破,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

改革永无止境,改革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永无止境。习近平改革方法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既是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探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崭新起点。

  “元方法”“总方法”和“子方法”构成改革方法论体系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科学体系,从其核心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元方法”、一般层次的“总方法”和具体层次的“子方法”。

最高层次的“元方法”,指的是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如果将改革方法论视为一个金字塔结构的话,那么“元方法”居于金字塔的顶层。“元方法”是派生其他改革方法、决定其他改革方法的方法,其他任何改革方法都是从“元方法”中衍生出来的,都可以在“元方法”那里找到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来源和合理性根据。毋庸赘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的“元方法”,就是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点和系统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我们“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点和利益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点与价值评价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是否”的改革评价方法,即“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一般层次的“总方法”,即“管总”的改革方法,是为改革确定方向、立场和原则的方法。具体来说,包括指导改革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和根本方法。比如,“照辩证法办事”的唯物辩证的方法,“打破藩篱、冲破束缚”的解放思想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方法,“走自己的路”的独立自主的方法等,都属于“管总”的改革方法。在改革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中,“总方法”处在金字塔的中间,起着链接、枢纽、中介的作用。

具体层次的“子方法”,即指导改革的具体方法,属于操作层面的改革方法,包括具体的改革策略、改革艺术、改革步骤,等等。“子方法”只针对改革的某一特定领域、特定问题,是“管分”的改革方法,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具有“接地气”“操作性强”的特征。

具体来说,操作层面的改革方法,根据时间先后次序,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如何认识改革”的改革认知方法。“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的调查研究方法,“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的改革预见方法,“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的改革预期方法,“回过头来看”的反思方法,属于改革认知方法的范畴。二是“如何推进改革”的改革实践方法。在改革进行之中,“怎么改”的问题是关键。“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试方法,“加强顶层设计”的改革谋划方法,“循序渐进推进改革”的节奏控制方法,“分清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的时机选择方法,“中央要有权威”的局势掌控方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风险管控方法,“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改革动员方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改革攻坚方法,“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的环境营造方法,属于改革实践方法的范畴。三是“如何评价改革”的改革评价方法。在改革措施落地之后,效果是好还是坏,是绕不开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确定的生产力原则、人民利益原则、综合国力原则,以及“两个是否”原则——“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属于改革评价方法的范畴。

  改革方法论的功能定位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是指导改革实践的思想武器,是确保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改革方法论既是哲学方法论的应用,又是一种应用哲学。改革方法论是哲学方法论的应用,说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运用于改革实践所形成的关于改革方法的哲学认识。改革方法论是一种应用哲学,是指改革方法论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即改革哲学,是关于如何认识改革、如何推进改革、如何评价改革的方法论哲学。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改革方法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应用,其侧重点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内涵与本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就谈不上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改革方法论作为一种应用哲学,其侧重点则在于把握改革方法论的思想体系,不懂得改革方法论,就谈不上科学地推进改革。因此,改革方法论向上是打开通向哲学方法论大门的一把钥匙,向下是打开通向改革实践大门的一把钥匙。

改革方法论不是碎片化的改革策略的堆积,也不是经验化的改革措施的汇集,而是关于改革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改革学说,是指导改革的方法论武器。改革方法论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策略和措施,规定了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确立了改革的起点、目标和归宿,为处理好顶层与基层、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整体与重点、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各方面改革等若干重大关系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

改革方法论能规范改革行为,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回答了“能改什么、不能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重点改什么、带动改什么”,“为谁改革、靠谁来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方法、改革策略的问题。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是指导改革实践的方法体系,是规范改革行为的基本遵循,是规避改革风险的重要屏障,也是避免改革中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可靠保障。(陈曙光)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责编:王小艳、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