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如何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人民网记者 李楠桦

2018年03月14日08:36  来源:人民网
 

科技分组讨论会气氛热烈 人民网记者 李楠桦摄

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演出上演“北京八分钟”,24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着“冰屏”与24名轮滑演员,上演了一台精彩绝伦的演出;春节假期,高铁带着游客踏上归家路;动动手指,东西就送至家门口。这些无不说明,科技创新已与百姓生活紧密结合,其背后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引起了科技领域众多政协委员的共鸣,委员们为如何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积极建言,为建设创新型中国描绘壮丽蓝图。

“科技创新都是干出来的”

过去5年科技成果丰硕

“科技创新都是干出来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介绍,我国是举全国之力发展航天技术,因为航天技术不能从国外拿来,只能靠自己干出来才更强大。

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创新”这个词是北斗系统的生命线,他介绍, 北斗系统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创新,北斗三代利用星间链路技术,2020年就能构成全球组网系统。

过去5年来,中国科技高速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易建强委员表示,过去5年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整个科技战线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无论是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还是科研人员的投入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过去5年是砥砺奋进的5年,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人工智能渗透各个领域”

创新为国家发展带来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南瑞集团董事长奚国富认为,创新为国家发展带来新动能,未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地更好。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很多新举措,比如筹建国家实验室、成立国家研究中心、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等,这些对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水平还是科研队伍的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易建强介绍,与此同时,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的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易建强表示,具体举两个例子,比如语音识别技术,识别率提高到90%以上,可以完全满足实用要求;而视频与图像分析技术,实现了对感兴趣目标的自动搜索和识别,可应用于机场、车站等有安全监控要求的场所。

万钢也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据他透露,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审议以后,已经正式公布。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系统规划,它强调了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

“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它很快地拓展到社会的各方面,使每个人,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创业家、企业家都能有获得感。”万钢如是说。

“科技惠民、改善民生”

科技让百姓生活更有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科技惠民、改善民生”,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宗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卞修武表示,对于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包括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我们认为非常必要,也感到责任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认为,科技向民生倾斜说明了为民执政的理念。

对于科技惠民,万钢也是深有体会,他说:“去年我在凉山调研彝族地区的扶贫,现场看到了科技扶贫的力量,有农村科技特派员用以豆换豆的方法,帮助提高改善土豆品种,产量增加了4倍;用以羊换羊的方法,提高当地黑羊的产量,这些都说明科技对于扶贫有助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科技厅巡视员徐茂波认为,因为农业科技一直在进步,我国粮仓才能更充实。他说:“在山东青岛,袁隆平院士成功培育出‘海水稻’,这些耐盐碱水稻的抗盐碱能力超过6‰,最高亩产超600公斤。”

“多方合作 多措并举”

啃下科技成果转化难这块“硬骨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万钢表示,要努力啃下“科技成果转化难”这块“硬骨头”。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要更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考虑企业投资、需求驱动,这些是加强应用型科研的好做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同样认可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积极作用,他指出,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关键。要引导企业从技术创新全过程出发,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组建由核心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充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谈起中科院自动化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时,易建强介绍,我们所制定了很好的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将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可以有多种转化方式,比如成立公司、和社会资本合作、或者入股企业。这两年每年都有十余家公司面世,其中不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也做得很不错。紧接着是有关团队建设,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应该认清楚自己的定位,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的角色,比如喜欢从事基础研究的则应该专心研究,善于技术开发的则可以侧重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适合开发市场的则可以主攻市场方向。 

(责编:龚霏菲、王珩)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2.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5.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