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流言揭秘: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 肉松是棉花做的?

2018年01月30日09:08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流言揭秘: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 肉松是棉花做的?

流言: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

真相:仅凭“撕不断、嚼不碎、有腥臭味”几个特点就得出紫菜是“废弃黑塑料袋做的”完全不科学。作为一种海产品,有海腥味是正常的。收获时紫菜太老,浸泡水温不够,或者浸泡时间较短等,都可能导致紫菜韧性较强,似乎“撕不断、嚼不碎”。辨别真假紫菜很简单:只需煮沸几分钟,紫菜就会变软,并释放出鲜美的味道,塑料袋则不会。

流言:肉松是棉花做的

真相: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属于蛋白质,能被牙齿嚼碎,在胃肠中可以完全消化。而棉花的本质是纤维素,虽然看上去很松软,但既嚼不烂,也不能被胃肠消化。也就是说若真用棉花冒充肉松,无论加多少调料,一吃就会被识破。

流言: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

真相:微波加热的主要介质是水,加热的原理是让食物中的水分子高频振荡,从而产生热。这个过程中不可能生成新的东西。实际应用中,如果把食材烧焦、烧糊,的确会产生致癌物,但这与常规烹饪方式中的烧焦、烧糊是一样的,与是否采用微波加热无关。由于微波加热仅作用于水,因此实际加热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对于各种食材,例如粥、汤、牛奶、米饭、面条之类高水分食品而言,只要水分没有被蒸干,食物温度始终会维持在100摄氏度,不会出现产生致癌物的情况。

流言: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衍生出一个结论——多吃主食死得快。

真相:中国营养界专家分析表示,这项研究本身就存在问题。第一,这篇文献采用的是中国30年前的数据。第二,文章没有说明是精白主食还是全谷杂粮中的碳水化合物,而食用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第三,我国居民目前所吃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正好处于这项研究中所说的合理范围当中,再继续少吃不会对健康有益。

流言: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真相:事实上,所有探月任务都没有在月球背面发现外星人的基地,也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建筑物或人为活动的痕迹。月球背面只是一片保存了40亿年之久的荒凉大陆。

流言: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

真相:大豆食物中不含人类雌激素,所含的是植物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其生物活性远低于雌激素,仅在更年期等雌激素水平较低情况下才能发挥补充雌激素的作用。目前亚洲国家流行病学研究一致证实,日常正常摄入豆浆、豆腐有利降低乳腺癌风险,即便乳腺癌患者,正常食用大豆食品也不会使病情恶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服用提取出来的大豆异黄酮保健品。此外,豆浆不能当水喝,豆腐不能当饭吃,数量合理时才有益健康。

流言:同时吃螃蟹和柿子会中毒

真相:在实验室里,维生素C有可能使五价砷转变为毒性很强的三价砷。但是,合格的螃蟹中并不含有大量的五价砷,除非是砷超标很多倍的螃蟹。另一方面,柿子中所含的维生素C也非常少,只有几毫克到十几毫克。所以,在实际饮食中,除非同时吃几公斤被严重砷污染的螃蟹,再加上5斤以上的柿子才有因为“产生砒霜”而中毒的可能性。不过,由于部分人对螃蟹等河鲜消化能力弱,而柿子中的单宁又会降低消化酶的活性,所以消化不良者食用过多螃蟹和柿子可能会感觉肠胃不适,但这与“相克”和“中毒”无关。

流言:滴血能“测癌”

真相:实际上,滴血“测癌”面对的更多是患癌人群,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滴血目前并不能直接检测出癌症。

流言:“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

真相:骨髓捐献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俗称。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式目前有两种:第一种是抽取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第二种是采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中捐献者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但并不会危害健康。

流言:打疫苗会破坏免疫系统

真相:事实上,接种疫苗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和最具有性价比的疾病预防策略,公众对于疫苗的正确认识是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前提。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