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用优质服务助力司法保护

2017年02月08日08:18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用优质服务助力司法保护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3家知识产权法院之一,2014年12月16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1月21日,该院首次开庭审理案件。 成立两年多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认真履行审判职责,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推进司法改革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692件,其中民事案件9410件,行政案件37件,财产保全执行案件245件,共审结案件8300件。2015年法官人均结案261件,2016年法官人均结案207件。与此同时,该院审判质效也稳步提升,2016年共办结案件4907件,同比增长44.62%;结案率为77.9%,同比增长9.22%;结收案比为103.26%,同比增长33.09%。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推进司法改革所作出的努力。据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吴振介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主要从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落实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等多个方面推进了司法改革。以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为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要求,探索建立了“审判权、审判监督权、审判管理权”三位一体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在监督法官规范用权方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建立了案件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院长、庭长通过审阅案件并提出参考意见、督促办案和文书上网等方式行使审判监督权;在科学配置审判资源方面,确保法官在组织、规范、指导、协调审判活动等方面行使审判管理权等。 在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上,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制定了《权力清单细则》,确保审判人员各司其职,明确审判委员会、合议庭、主审法官的权力界限,保障审判权符合审判规律。院长、副院长均编入合议庭审理案件,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即为合议庭审判长,其他合议庭成员按照审判权限承担相应责任。裁判文书除法律规定外,均由案件承办的合议庭签发等。 此外,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还积极探索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定完善了《岗位职责规范》等多个文件,严格落实法院人员分类管理,使审判人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各司其职。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组建了25个审判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主审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构成,各成员之间职责清晰、配合到位,促进了审判质效的不断提高。

提升服务水平

据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供的资料显示,自建院以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一审案件5484件,二审案件3949件,再审申请案件10件,非诉行为保全审查案件3件,撤销仲裁裁决案件1件,财产保全执行案件245件。从案件类型上来看,在民事案件中,专利权纠纷案件5118件,著作权纠纷案件3378件,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786件,其他案由案件128件,行政案件37件,财产保全执行案件245件。 短短两年内受理这么多案件,离不开司法团队的建设。据吴振介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试行了审判团队案件动态调整机制,将案件不分类别分配到各审判团队,并以审判团队的结案进度、存案数量为测算依据,采用随机均分为主、疑难复杂案件指定分配为辅的分案模式,建立起审判团队与案件数量相互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 因专业知识背景不同,法官在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技术案件时,有时会意见不一。此时,技术咨询专家协助技术调查官为法官提供咨询帮助,可以给法官提供参考。为此,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从行政机关、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聘请了29名专家,组成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合议庭审理案件,特别是查明技术事实提供专业意见。2016年,该院共有88件案件启用技术专家或技术调查官,他们对案件技术事实所提出的专业意见,采纳率达到100%,前述案件的调撤率为64.7%。 无论是法院内部团队建设,还是聘请技术专家,归根结底是要提高法院的服务水平。吴振表示,通过走访、调研广东省专利授权量较多、知识产权争议频发的产业集聚区,依托知识产权部门在当地设立的快速维权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建立了诉讼服务处,通过远程视频,开展立案咨询、案件查询、调解、庭审、答疑、接访等远程便民服务,使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诉讼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和完善。“自建院以来,我们先后在中山市古镇、汕头市澄海区设立了诉讼服务处,为相关地区当事人联系法院、参与诉讼提供便捷条件。在东莞等地法院的积极协助下,探索远程视频开庭审理案件,通过视频同步技术,广州市以外的当事人可在异地全程参与庭审活动。”吴振介绍。 付出终有回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获得了诸多殊荣,受到了业界认可。比如,龚麒天法官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该院综合办公室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三等功等。。(记者 姜旭 通讯员 肖晟程)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