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南京理工:为高校专利找个好“婆家”

2016年12月08日11:34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2015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1244亿元,科研人员36.951万人,获得专利授权8.2369万件,而专利转让数量仅2257件,转化率为2.74%--这是前不久教育部公布的我国高校年度科技统计数据。如何破解高校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南京理工大学给出的答案是:以市场化视角、物联网思维、大数据手段,全面提升高校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国防军工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军工技术成果。我们希望通过以市场化方式建设高校专利运营机构、打造职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建立专利成果标定体系、设立高校专利超市、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方式,为高校专利找到好‘婆家’。”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处处长、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绪表示。

“嫁接”模式建起来 

在王小绪看来,目前,我国高校专利普遍存在“四高三低一缺失”的现象,即研发经费投入高、专利产出数量高、专利维护费用高、专利失效比率高;专利运营管理水平低、成果转化率低、转化收益低;专业化运营缺失。一边是高校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边是企业难以找到能迅速进行转移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其原因何在?

“主要原因是高校专利并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往往创新性很强,但并不能迅速进行产业化生产,而企业所需的是成熟的、能够立即产业化的、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目前,这两个‘齿轮’并不完全匹配,存在较大错位。”王小绪表示。

找准了症结所在,就好对症下药了。“专利转移转化工作的专业性很强,高校必须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培养一批职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以作好专利的数据标定、筛选和培育,成为将高校创新成果与企业产业化、市场优势进行‘嫁接’的‘红娘’。”王小绪介绍,南京理工大学于2010年1月注册成立了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率先以市场化手段建立高校专利运营机构,打造了一支职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了7个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的运营小组,探索出了基于技术经纪人为中介的专利转移转化模式。

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以及构建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是做好高校成果转移转化的必要条件。该机构2014年在江苏省专利运营机构绩效评估中位列第一,被评为2016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年度考评优秀单位,2016年在江苏省43家技术转移中心运行效果考评中位列第一。

联姻先把“标签”贴

打造专业化机构和职业化队伍,只是迈出了作好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第一步。在王小绪看来,目前,影响高校专利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利价值评估难。最初,南京理工大学也曾尝试把企业“请进来”、让教师“走出去”,加强校企直接对接,但是收效并不明显。

王小绪举例说:一瓶没有标签的矿泉水,人们是不会买来喝的。但如果在瓶上贴上商标、矿物质含量、卫生检验合格标记等信息,顾客就对矿泉水的相关指标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可。“经过不断探索,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专利成果仓库,对入库专利进行多关键词的分类标引,标明专利的各种基础信息以及法律状态、技术创新性、‘同点’专利创新性对比、价格等,实现全校专利的分类别、分层次管理,从而推出了首个高校‘专利超市’。”王小绪介绍,购买者可以通过浏览标签的内容快速找到和选择目标专利。

据悉,为了增加专利“标签”的权威性,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国内外权威机构,依托专业工具和大数据,对专利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评定,建立了一套标定体系。目前,该校拥有的5000多件专利经过标定后,按照价格分为1至5星级。不同星级的专利采用不同的运营方式,比如,星级较低的可进行“线上”交易,企业可在网上进行浏览、检索、咨询、下订单、签协议、付款等手续;对于高星级的专利,可制定个性化的运营方案,结合专利运营基金进行培育。

截至目前,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围绕新材料、机器人、先进焊接、3D打印等重点领域,已协议收储数百件专利,孵化了40余件专利,借助政府提供的资源,组建了20余家高科技公司,一批科技成果得到了转移转化。

“红娘”做到全国去

事实上,南京理工大学并没有满足于仅把自己的专利“嫁出去”,其还想搭建更大的平台,做全国高校专利运营的“红娘”。

2016年6月7日,中国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共建协议在南京理工大学正式签约,该平台是国内首家面向高校知识产权领域的运营交易平台。据介绍,该平台由基于技术流向的技术交易、大数据自动匹配运算和基于需求流向的技术交易三大系统构架而成,包括专利仓库管理系统、专利标引加工系统、线上交易系统等,通过解决处置权、专业标定、成果可视化展示、定向推送、精准匹配等手段,与基金、市场、运营、拍卖等有效融合,架起了高校、企业、市场融合创新的桥梁,从根本上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目前,该平台已与国内外20余所大学联合共建,拟于2017年4月上线运营。“希望这一开放式的平台能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运营交易的‘阿里巴巴’。”王小绪说。(本报记者 吴艳 通讯员 李雪)

(责编:阴重宇(实习生)、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