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官兵新发明:手机用于射击 成本不到2万

2016年10月12日09:3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梁 晨绘

  手机除了打电话、刷微信,还能用于打枪?

  没错!这不是电影中的虚构情景,而是一个基层连队的真实训练方式。

  初秋,南部战区陆军某炮兵团轻武器射击训练场。上等兵李波扣动扳机,一颗子弹射向靶标,他身旁的智能手机屏幕立即显示出子弹击穿靶标留下的弹孔图像。李波看到弹着点偏离靶心约10厘米,分析原因是枪托抵肩不当所致。他调整姿势,射出第二枚子弹,10环!

  记者看到,同李波一样,参训的射手们均通过身旁的智能手机观察射击效果,实时进行修正。经过一上午的训练,官兵们反复修正、分析和改进。射击结束,他们又来到射击地线后的指挥帐篷,通过大屏幕观看分析靶标弹着图像,进一步总结得失、分享心得和梳理窍门。

  “这套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轻武器射击训练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射手不能直观获取弹着点信息,难以实时修正偏差的问题。”看到发明成果被推广运用,二连指导员周密开心地说。

  2015年3月,周密到二连任指导员时,连队轻武器射击成绩在该团排名靠后。他和连长朱明国一道,带着官兵们加班加点苦练,但训练水平提高不大。

  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训练效益?周密为此辗转反侧。战士们提醒他,枪打出去,如果能实时看到弹着点,就能直观地修正偏差,提高射击精度,“好比用手电照东西,没照对地方,看着光点往目标移动就行了”。

  道理简单、想法挺好,可怎样实现“像打手电一样打枪”?战士们七嘴八舌地支招:“咱们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每部手机也都能联网,用手机就能接收靶标的实时弹着点图像。”

  周密分析计算后又请教了相关领域的行家,感到这一办法可行,他向营长杨尚武作了汇报,杨尚武说:“你放心大胆地搞,我向团里申请支持。”

  “装备好不好用、训法怎么才管用,基层最有发言权,这个创意很好!”对二连的设想,该团领导十分支持,当即划拨经费,安排专人指导周密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研究论证这一训法的保密安全和技术防范措施。

  3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密带着排长熊科凡一边训练,一边运用智能手机、无线传输摄像头、中继路由器、指挥电脑终端等器材,鼓捣出了一套实时报靶系统。训练时,他们在每个靶标下部安装无线传输摄像头,参训官兵卸掉智能手机的手机卡、联入无线局域网,即可实时接收摄像头拍摄的靶标图像,指挥电脑终端还能显示各靶位的整体情况,让射手和组训者观察弹着点情况。

  经多次改进,这一系统传输快捷稳定,其模块化设计还能做到单个故障不影响其他设备工作,并可根据训练需求拓展功能。由于设备简单、取材就便,整套系统花费不到两万元。

  这一系统在二连试用一个月后,团队组织轻武器射击考核,二连居然夺得第一名。消息传出,兄弟连队纷纷来取经,该团当即推广了这一成果。他们还以这套系统为依托,加装了图像识别系统,实现成绩自动统计、自动入库。前不久,上级领导现地考察后,对基层的这一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欧阳治民 丛纬义)

  短 评

  呼唤更多基层土壤长出“创新之果”

  ■王通化

  智能手机成了射击好帮手,这不是源自哪一个人的奇思妙想,而是一群官兵七嘴八舌“侃”出来的。这些在一线风沙泥土里摸爬滚打的官兵是幸运的,他们不仅清楚自己的需求“痛点”,而且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令人鼓舞的是,这个从基层土壤里长出来的“创新之果”,正在让更多官兵品味到实打实的战斗力提高之“甜”。

  这则新闻再次印证一个朴素的道理:创新的活力在基层,创新的源头在官兵。基层官兵处在强军实践第一线、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是武器装备的使用者、战法训法的施行者、军事训练的执行者。他们对创新的需求最真切,对创新的成效评价最客观。

  一线官兵蕴藏着无穷的创新能量。在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王克勤运动、郭兴福教学法都由基层官兵创造,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营长岳振华创造的“近快战法”,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还荣获一等奖。这些来自基层的创新成果,推动了组训模式的革新、练兵方法的改进,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代在飞速发展,官兵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知识结构更加立体,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只要我们重视基层这片创新沃土,创新的火花就会奔涌如泉、创新的果实也会甘甜如饴!

(责编:杨阳(实习生)、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