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眼科高端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

2016年08月22日09:09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字号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患眼疾的人数不断增加。然而,从中国青少年近视到老年白内障手术所需的眼科器械、药品中,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进口厂商垄断,国产品牌徘徊于低端,在互相厮杀中艰难求生。业内认为,要想改变现状,需多管齐下,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理顺产学研联动机制以及利用资本力量并购整合,引导国产化替代速度提升,从而有助于切实减轻老百姓治疗眼疾的医疗负担。

国内眼科市场缘何被进口垄断

白内障、近视、干眼症以及青光眼是影响人们视力健康的主要疾病。尽管白内障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但在手术广泛用到的人工晶体中,国产品牌却面临市场需求巨大而自身产品技术和质量落后的尴尬局面。

目前国产人工晶体处于产业价值链底端,落后国外公司产品一代以上,大多数售价200元到300元,而进口高端产品却能卖到2000元至15000元。2014年,我国白内障手术约为146万例,市场容量约为58.4亿元,国产品牌销售量占比为15%至20%,而销售额仅占1%左右。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告诉记者:“经我手大概已经做了20万例白内障手术,用的人工晶体基本都是进口的,按照每片3000元估算,已经为外国企业贡献了至少6亿元。”

为何国产厂商目前尚无法做到对进口厂商高端产品的替代?记者采访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产业集中度过低,小型企业陷入严重同质化竞争,企业间大打价格战,导致产品升级换代无从突破。反观国外企业,无论从规模、产业集中度和技术产业化效率上都显著高于国内企业。

二是研发投入极低、产学研缺少协同互动。申报一个新的高端产品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小企业在创新和研发上根本耗不起,无奈处于“技术落后-产品低廉-赚不到钱-没能力后续投入-在低端徘徊”的恶性循环中。

三是进口企业地位强势,国产品牌全面受压。以人工晶体为例,进口产品注册证多达117张,来自近40家海外企业,多样的产品组合几乎全面覆盖高中端市场。而国产注册证一共只有8张,来自6家企业,现今可生产出售的仅有4家,达到千万收入规模的仅有河南宇宙和珠海艾格。另外,以治疗近视眼的角膜塑形镜为例,进口产品注册证达到27个,临床售价6000元到10000元,国产产品注册证有6个,多数在3000元到5000元。

白内障手术替代进口可省百亿元

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我国人口总数复合增长率为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复合增长率为3.58%。从结构变化趋势看,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2005年的7.70%增长至2014年的10.10%。不少业内人士反映,依靠国家一些复明工程和民间慈善活动,通过购买医疗产品和免费手术对偏远贫困人群进行救助,只能是杯水车薪。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口垄断可能会限制民众就医比率。目前,中国每百万人中白内障手术率(CRS)远低于欧美、日本,且与发展中国家印度和越南相比也尚存差距。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CRS达到1067人/每百万人,同期欧美、日本、印度分别达到5500人、5000人、3300人。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剑英指出,假设我国达到印度2004年白内障手术率,预计全国市场规模近200亿元,如果国产品牌能以50%的价格替代进口,可节省约100亿元治疗支出。

在治疗近视上也亦是如此。我国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角膜塑形镜高端产品市场基本为进口厂商占据。假设我国近视患者中每年400万人使用角膜塑形镜,市场消费潜力可达200亿元,若国产产品价格能便宜一半代替进口,也可节省100亿元支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认为,高昂的进口产品给社会医疗增加负担,中国白内障手术率和眼科发展状态处于世界落后水平,这与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形成巨大反差。

国产替代能否提速

专家认为,通过一段时间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可实现国产眼科设备的进口替代,但它需要理顺产学研联动机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借助资本市场,培育龙头企业,从而尽快建立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未来更多质优价廉产品的推出,将更多造福于眼科患者人群。鼓励对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研发投入,以产业升级切实有效地减少低端制造,有望实现国产品牌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另外,对于牵头企业政府采取两个政策——“亲”和“清”,即在关心企业发展中实际遇到困难的同时,监督企业合规合法发展,净化产业市场环境,不玩猫腻,提倡“工匠精神”,品质精益求精。“还可通过理顺产学研联动机制,加快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把企业和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激发创业激情,联合推进产业化,注重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合理有效地拓展市场。” 陈凯先说。

此外,资本力量也不容忽视。已启动眼科领域企业整合的昊海生物科技总经理吴剑英说,借鉴此前在眼科手术粘弹剂(OVD)国产替代进口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境外投资实现快速技术引进,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整合培育先进制造力。据他介绍,过去国内用于白内障手术的粘弹剂基本都是进口,价格为500元至700元,一台手术需要一到两支。昊海通过整合国内几家小企业做大市场规模后,把价格打下来超过75%,现在国产价格为100元到150元,市场占有率达60%至70%。

不过,专家表示,与上述案例不同的是,人工晶体这类眼科高值耗材的行业整合要进行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的联合并购,才能知己知彼,满足我国医疗需求,降低民众医疗开支。另外,在产业化和终端应用推广中,希望能有国家政策支持,尤其在注册、招标、医保、收费目录等环节,对国产高科技产品的绿色通道能更放宽一些。

曾在美国眼力健亚太公司担任高管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国产设备从引进仿制到超越创新,还需提高并稳定品牌质量。与进口产品相比,国产品牌偶尔会出现不同批次产品不稳定的现象,一批好,一批不好,需引起重视,要想和进口商平起平坐并出口海外,必须把好质量关。(季明 龚雯)

(责编:杨阳(实习生)、赵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