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产互联网手机能存活几家?

近日有权威机构统计《2015国产手机发展报告》显示,尽管国产品牌出货量占据国内手机市场80%以上,但除华为少数企业外,行业整体仍处于低利润水平。总体来看,这一年,国产品牌逆袭洋品牌首尝高端滋味,互联网手机品牌层出不穷但前途未卜。
小米未能完成原定的出货量增长目标,魅族也把增长预期下调到仅15%左右,三星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持续下滑,奇酷、神奇工场等则尚未在市场上证明自己。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此前甚至对媒体表示,未来3-5年国内大部分手机玩家都会消失掉,包括一些去年进入这个行业的互联网公司,而从全球来看,也只会剩下3个主要玩家。
相比其他手机品牌,华为过去一年势头正盛,但今年也依然面临增长瓶颈。
2015年影响国产机五大事件
其实我们列举2015年影响国产机的五大事件,就可以看出现在国产手机的处境。
1、奇酷之战: 2014年12月16日,奇虎360与酷派宣布达成战略联盟,奇虎向酷派投资4.0905亿美元现金成立合资公司奇酷,奇虎360将持有该合资公司45%的股权,后增持至49.5%。2015年9月8日,360宣布向酷派发出通知,将行使卖出期权,要求酷派以市场价格两倍的价格从奇虎360手中收购奇酷的49.5%股份。奇酷大战正式爆发。奇酷大战收官后,酷派集团持有奇酷科技股份将由50.5%降至25%,而360公司所持奇酷科技股份将增加到75%。
奇酷之战结束后,据酷派公告,此次纠纷至少给酷派集团带来超过2亿美元亏损。然而,酷派总裁李斌表示:在这次纠纷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拿回了互联网业务的运营权。
点评:“奇酷大战”表面上看是奇虎360、酷派以及乐视之间的利益较量,实质上是互联网手机与传统手机公司理念的差异。
2、大可乐倒闭:2015年国庆过后,传大可乐手机创始人丁秀洪离职,大可乐手机也宣告正式破产。公开资料显示,大可乐手机是北京云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安卓智能手机品牌。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为方向的技术型创业公司,以“在手机上实现极致互联网体验”为目标做互联网手机。2012年9月27日大可乐官方网站正式上线。11月5日正式发布大可乐手机。
有报道称,大可乐在初期阶段由于产品在千元价位竞争力强,吸引了一部分粉丝用户,因此在2014年12月9日进行的京东众筹中,以25分钟达成1650万的金额刷新了国内众筹的最高金额记录和最快速度记录。由于免费只是针对10000名众筹用户,大可乐并没有对于免费细节,也就是说给用户打了一个空口说的“白条”,因此没有下文在情理之中。
点评:“大可乐”倒闭的同时,业界对互联网创业公司做手机需要重新认识,此前炒作的相声演员王自健手机、崔健的“蓝色骨头”手机,韩庚的“庚Phone”,周杰伦的“Ugate U1”以及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能走多远值得思考。
3、天语“裁员”风波:来自澎湃新闻报道称,获得了一份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天语手机所属公司)的内部邮件,公司培训和人力资源发展部的邮件通知各区“省长”(各省主管销售的负责人),要求在今年10月31日前成立销售合资公司,否则视为离职。
天语手机董事长荣秀丽随后撰文称,近几年国产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大家都处于血战红海的时期,利润将至冰点,赔本赚要喝,这已是不争的事实。4G产品经过一年多网络普及进入高速增长。从运营商渠道主导逐步转为市场自需。而作为一家民营的国产手机厂商,天语手机想要从红海进入蓝海,势必要进行改变。
点评:在2007年,天语手机销量一度达到高峰,1700万部的年出货量直逼当时在中国市场称雄的诺基亚,成为国产手机销量冠军。有媒体分析认为,天语手机崛起于我国山寨机时代,而后成功转为“正规军”。天语裁员风波标志着固守传统渠道模就能创造辉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4、锤子供应商倒闭: 赶在2015年底前,罗永浩发布了Smartisan T2手机,被网友称之为相声演员罗永浩的封箱之作。从时间上来看,Smartisan T2手机离T1(2014年5月20日)发布已有588天,然而,T2发布前却遭遇了供应商倒闭的尴尬,险些葬送了老罗的T2。
有媒体曝出中天信电子老板刘超强已失联,不仅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而且4000名员工面临集体失业。中天信电子为锤子T2手机代工厂,这个时间与锤子新机T2仅一周时间。随后,罗永浩发出声明称,手机都已进入锤子仓库,但仍有设备被扣,损失很大。由于另一家代工厂有不止一套同样的生产设备。“目前新品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不受影响”。尽管如此,T2产能确实受到了影响,现货发售瞬间变为“售罄”,转为全额预定。
点评:此事除了对锤子有影响外,中兴、华为等国产手机纷纷表态,为了追求手机质量和可靠性,他们对供应商选择会更加谨慎,未来有可能集中到富士康等数家供应商之中。
5、小米陷换屏门风波:8月13日发布的红米Note2曾创下国产手机首卖记录:12小时80万台!在红米Note2发货后的半个月后,问题陆续被网友扒出来,从屏幕、摄像头,到售机后“意外保”服务,都陷入营销“虚假门”的漩涡。在小米论坛社区,有小米团队的人曾发帖称,红米Note2采用的是5.5寸夏普/友达全高清屏幕。而红米Note2实际上采用的国产的天马屏。前者和后者的屏幕价格可能相差数倍。对此,小米手机发布声明称,在手机发布会当天,从来未宣传是采用夏普/友达屏幕,但是营销过程中出现失误。
点评:小米红米Note 2因陷“换屏门”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暴露出了国产手机互联网营销背后的“潜规则”。
前途未卜的互联网手机何去何从?
来自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在今年2000到3000元手机价位中,国产手机出货量占比已经从2014年第一季度的28%到飙升到88%左右,在3000到4000价位手机的出货量当中,国产的手机占比已经从2014年第一季度的7.5%增长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6.8%。不过,4000元以上的手机的出货量当中,国产手机占比在2%以内。
需要注意的是,国产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尚属崭露头角,仅是价格上去并不能完全站稳高端市场, HTC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接下来,品牌营销、渠道深耕、用户粘性等都是国产品牌未来需要解决的强化问题。
两年前,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涌现出一批互联网范儿的手机品牌,他们模仿当时正红的小米手机,通过电商化的模式迅速锁定年轻、屌丝用户。但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增长后,小米手机增长开始显现出疲态。
这一年,小米接连遭遇新品跳票、专利官司以及国际化扩张失利等诸多难题。根据最新的供应链估算,小米今年出货量超过7000万台应该不难,但无法达到最低8000万目标。来自小米的内部消息透露,早在几个月前小米内部已经将销售目标调低到了7000万台。
伴随着小米的“退烧”,2015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日子也开始难过。
如从OPPO出来的一加手机,面对竞争压力宣布关闭线下渠道,并运营两年后开始裁员。金立旗下的IUNI过去一年半间三度换帅,时至今日销量也不尽人意。还有自身难保的天语,其独立品牌尼比鲁,就像其天文界所描述的品牌含义一样,它是一颗不存在的假想行星,也早已无人问津。
华为旗下的荣耀表现尚可,但正在试图划清与华为终端的关系,且未来不排除独立上市的可能,只不过眼下跨界尺度让外界有些摸不着方向,尤其是与时尚绝缘体式的嵌入让人感觉生硬乏味。
源于下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360、酷派、乐视之间上演的“无间道”,大神品牌影响力得到一定提升,但同时也让外界认识到,来自互联网基因的360、乐视做手机依旧离不开他们惯用的资本套路。目前,乐视手机、360旗下的奇酷手机销量刚过一个季度,接下来走向尚不明朗。
未来,对于这些贴着互联网标签的手机品牌,随着市场外部竞争的白热化,多数品牌命运前途未卜,最终只有少数品牌可能会存活下去。
线上线下有机互补很重要
在各家手机品牌比拼产品的同时,流通渠道的变化也是2015年一大看点。两个原因让手机渠道的争夺焦点从线上转入线下,一是增长大头转向三线以下城市,那里由线下渠道主宰;二是在构建融合式渠道的过程中,线下成了很多公司的短板。
线上渠道当然短平快,但线下渠道的各种优势是线下渠道所鞭长莫及的,这种优势在县乡一级市场其实获得了放大。集中在一二线市场之外的vivo今年全年手机出货量超过4000万台,比去年的3000万增加66.7%,但vivo线上渠道占比仅为5%。不难看出,线下渠道的优势依然明显。
不管是乐视、小米、奇酷等互联网品牌,面对线上渠道的“失色”,今年纷纷布局线下渠道,都在针对线下渠道,做更多的行动,如与国内最大的手机专业连锁渠道迪信通、苏宁等第三方卖场签订战略合作,寻求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
迪信通总裁金鑫谈到这一年渠道的深刻变化,是手机厂商对于线下渠道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投入。“在经历了电商渠道的冲击而偃旗息鼓几年之后,由于电商渠道红利终结,消费者需求习惯变化等原因,作为直面用户的重要环节,线下渠道重新崛起,并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他说。
对于传统品牌、新型品牌依据自身特点、不同发展时期会选择对应渠道,但长远来看,必然是线上与线下的有机互补。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天,低价已不再是中国用户首选的标准,品质、服务体验以及生态链的营建将成为未来各手机品牌以及渠道商的竞争焦点。
(综编自腾讯科技、速途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