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喜看国产民机翱翔蓝天 中国民机产业开路先锋

2015年11月30日08:20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我国首架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于11月29日正式交付运营。这是中国商飞进入民机市场的第一个主打产品,堪称中国民机产业的开路先锋。迈出此步殊为不易,这对加快中国民机发展,提升巿场竞争力,乃至带动众多领域高技术产业和诸多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远的意义。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上的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民航业几代人的梦想。航空人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希望找到一条发展民机产业的正确道路。从上世纪70年代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到上世纪80年代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组装MD82飞机,从中德合作发展的MPC75支线项目到上世纪90年代原中航总提出发展中国民机产业三步走的设想,与麦道合作开展MD90干线项目,与空客合作发展AE100项目……遗憾的是,所有这些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先发展干线飞机还是支线飞机,以我为主还是国际合作,如何组织研发队伍,诸如此类问题一度困扰着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

  当时,我国航空界、科技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这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主的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完全具备高技术的特点,即综合性、前沿性、发展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然而它在国民经济序列中却为“民用”,属常规技术产业,没有在国家级的高技术项目里体现。他们还意识到,我国航空工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飞机研制、生产体系。这一体系的发展、完善、提高,进而形成产业,不可能通过单纯的仿制和零部件转包生产来完成,必须通过走一个飞机研发生产和销售运营的全过程,形成自主发展的体系,才能实现。错过发展机遇,将永远受制于人。

  而从那一时期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分析看,虽然大型飞机市场已经被实力强大的波音和空客公司垄断,但支线飞机市场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长,国际生产制造厂商的产业垄断现象不像干线飞机那么明显,但竞争也已十分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支线飞机的国内市场需求量正逐步上升,这为我国自主发展支线飞机产业提供了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同时社会各界也呼吁,应抓住市场机遇,发展民用支线飞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0年2月,国务院领导同志明确指出,要按市场机制发展民机;支线航空发展迫在眉睫,要集中力量攻克支线飞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先进水平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2001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将新型涡扇喷气支线飞机项目列为国家十二大高技术工程之一。

  可以说,自行研制ARJ21新支线飞机是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快民机产业发展,融入世界民机发展潮流的一个缩影。

  该项目的研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在战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始终掌握着自主性和主动性,即在立足于国内科研生产力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二是坚持采用新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市场运作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进行融资。ARJ21-700飞机因此而成为中国商飞同众多国内外供应商共同参与下的“中国创造”的品牌,也是第一个国家没有全额拨付研制经费的国家级大型科技项目。

  我们欣喜地看到,ARJ21新支线项目的实施使我国真正实现了民机研制的全过程,这是我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自主研制现代民机的一次宝贵实践。在短短12年时间里,它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品牌,构建了民机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了我国产业配套能级,而且还培育、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机领军人物和人才队伍,从而为迎接国产民机商业航空时代开辟了道路,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对于如何通过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综合素质提升,来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也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国产民机翱翔蓝天,中国商飞走出了迈向市场的重要一步。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商品,ARJ21-700的生命周期才刚刚开始。要获得市场的进一步认可,要实现规模的批量生产,要取得真正意义的商业上的成功,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愿ARJ21-700积小胜为大胜,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飞越自信,越飞越自豪!(科技日报北京11月29日电)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马丽、赵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