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众创空间发展政策征求意见 创客年度补贴最高50万元

广州众创空间发展政策征求意见,希望通过对创客进行补贴和奖励,促进众创空间发展
近日,《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公开征求意见。《措施》共由12条具体政策组成,其中7条针对众创空间与配套产业,另5条直接针对创客本身。每条政策都直接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众创空间发展。
每年对众创空间进行绩效评价
记者统计《措施》中的资金补贴额发现,每个众创空间最高可享受超过千万元的补贴。
根据《措施》,广州市将打造一批有示范性、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众创空间,纳入示范建设的特色众创空间,可享受最高500万元资助。
在建设过程中,《措施》将按照众创空间实际场地面积以每年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连续三年的场地租用进行补贴。同时,对众创空间配套建设并主要为创客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按照其建设投资额(主要指相关设备器材费用)的30%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而在“软件”建设方面,《措施》鼓励众创空间聘用创业导师并吸纳大学生入驻;创业导师服务满一年、考核合格和经市科技创新主管部门核准的,按照每一位导师每年3万元的标准给予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补贴,最高不超过30万元。众创空间新接纳大学生(含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册或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创新创业,且在该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满一年的,按照每人3万元的标准给予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补贴,专项用于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年度补贴最高可达150万元。
为了催化创客成长,《措施》鼓励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内外创客组织等为创客开展创新创业交流及培训活动,对组织开展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创业大赛、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公益性活动,按实际发生合理费用给予事后补贴,补贴额最高可达300万元。
每一年度,广州都会对众创空间进行绩效评价,得分80分(含)以上的众创空间可获得20万元奖励。
每个创客年度补贴最高50万元
与过往政策不同,《措施》格外关注创客个人可享受的扶持政策。
据规定,创客租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每个月可获得最高1000元补贴,时间长达两年。创客若在银行贷款用于在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政府对其贷款所产生的担保费全额予以补贴,每个创客年度补贴额最高达到50万元。
对处于探索阶段的创客而言,技术成本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何让创客放开手脚向技术进军?《措施》从众创空间入手,规定众创空间年度最多发放科技创新券300万元,创客向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购买技术创新服务,可从众创空间申领科技创新券,创客购买工商、财税、金融、法律、专利、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的,按照实际支付中介服务费用给予全额补贴。此外,创客可以依托众创空间申报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如获立项可获得2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
仅靠政府补贴不足以形成完整的创新扶持机制,社会资本是创客创业中后期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将社会资本引入众创空间,《措施》规定创客项目引入创业投资或众筹平台股权投资,可按实际到位引资额的1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一次性补助,同时也为投资者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一次性补助。
市民若对《措施》有相关意见,可于8月8日前提出意见(受理地址:广州市府前路1号市府大院5号楼402室;联系电话:020-83124031;邮箱:diyaojie@gz.gov.cn;传真:020-83124070;邮政编码:510032)。
开园仪式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举行开园仪式
园区进驻企业已达305家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雯洁、通讯员朱卓东报道:8月1日上午,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举行开园仪式。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的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是2014年广州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也是2014年和2015年增城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
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增城区委书记欧阳卫民在仪式上强调,打造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是有效整合金融资源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他还表示,要加快金融创新,强化服务管理,重点加大对各类金融、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搭建各类服务管理平台,积极探索有效盈利模式,更好地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据悉,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是继越秀民间金融街、天河国际金融城、黄埔金融创新服务区、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之后,由广州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4月设立的“广州第五大金融服务区”。金融服务区以普惠金融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推手,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目标,旨在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为其提供一站式的金融综合服务。
经过一年的准备及试运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现已顺利投入营运。截至目前,园区进驻企业已达305家,已营业210家,其中金融机构34家,金融配套服务机构18家。
创客为什么爱广东?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林、实习生黄萧嘉报道:广州准备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广东部分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与企业创始人直接对话,了解了广东创客们的创业历程,以及广东靠什么使创客留下来。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熊逸放:
“在国内要做无人机,一定得在广东”
2014年,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推出了2014年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其中总部落在广州的企业共有8家。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正是这份50强榜单中的第二名。
在天河区原世界大观大院一栋不起眼的建筑中,记者见到了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熊逸放,这个今年刚满26岁的年轻人向记者展示并介绍了公司的新品“Ghost”无人机。
“飞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我们想做出一款普通人一接触就能上手试飞的无人机。”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亿航公司自主研发了通讯图传硬件与手机导航操控系统,让Ghost抛弃了传统航模的“大砖头”遥控器,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快速上手操控,通过手机屏幕的倾斜可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和速度,还能实现一键跟拍、一键返航、一键降落等“傻瓜化”功能。
凭借新颖的操控方式和亲民的易用性,去年,亿航公司的Ghost无人机项目在美国一家众筹平台上获得上千人支持,众筹金额高达86万美元,超越了以往中国产品海外众筹的最高金额。同时,亿航已经拿到来自徐小平、杨宁、PreAngel等投资者的天使投资,目前企业估值已达到20亿元人民币。
为何选择广东?熊逸放说:“在国内要做无人机,一定得在广东,因为无人机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几乎都集中在广东。另一方面,国内软件工程师的工资可能只有国外的五分之一,这就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可以说在无人机领域,中国正处于最好的创业时代,而这其中最好的地方就是广东。”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徐弢:
“广东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3D打印”的概念并不新鲜,但“3D生物打印”则是个让人乍听之下摸不着头脑的潮流词汇。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出了世界第一个3D生物打印的硬脑(脊)膜——睿膜,并成功在全球20多个国家临床应用2万多例。
迈普医学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徐弢介绍:“睿膜是结合3D生物打印加工工艺的新一代组织修复产品,可直接贴合在患者的脑膜破损处,实现伤口缝合的效果。睿膜的结构与自体脑膜的结构非常类似,患者的自体细胞会主动找到这里,连接成新生组织,在组织生长完成后,睿膜会自动降解。”
徐弢表示,迈普公司落户广东的直接原因只是“我的合伙人是广东人”。但扎根广东8年后,徐弢对广东也打出了一个高分:“广东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迈普公司先后获得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广东省产学研结合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个项目支持,共获得6000多万元的政府扶持资金,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