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人民网>>知识产权>>正文

京津冀专利资源的产业竞争格局(之一)

2015年07月30日09:22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京津冀专利资源的产业竞争格局(之一)

  编者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被誉为我国“1号工程”的大区域规划,正在自上而下地推动三地融合升级发展、建立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新方式。专利资源作为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对于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于京津冀这样具备国家战略地位的核心区,专利资源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本报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京津冀研究组的相关成果,以“专利视角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4篇报道,从京津冀专利资源的产业竞争格局出发,解析各个大类产业专利比较优势,梳理专利工作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式,并选择部分重点行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以飨读者。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强创新驱动,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对于培育京津冀发展极综合竞争力而言格外重要。专利资源则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专利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关于京津冀专利资源产业分布格局的研究表明: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创新集聚区,其专利资源的分布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不均衡、不对称的问题。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可结合专利资源分布格局,着眼于发挥专利资源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北京市突出的专利资源优势,综合采取专利导航等方式,因形就势加强三地产业、技术、专利协同发展的顶层规划,培育形成有效为三地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专利护航支撑的整体专利资源优势。

  专利资源总量丰富

  京津冀是我国专利资源量十分丰富的地区。从总量上看,截至2013年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用不到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10.9%的国内生产总值,汇集了29.9%的有效专利量和46%的有效发明专利。此外,京津冀地区专利的技术含量和专利密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有效专利的技术含量看,京津冀三地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占比为61.2%,显著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从专利资源密度看,京津冀每亿元生产总值的有效专利量达7件,显著高于全国1.5件的平均水平。

  专利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京津冀三地专利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为:

  一是京津冀专利资源在空间上高度聚集于北京,多个重点行业专利资源优势显著。北京的有效专利占京津冀有效专利总量的七成,高达31.2万件,是京津冀三地专利资源实力最强者,主导着京津冀整体专利资源分布的基本格局。北京还在多个重点支柱行业具有显著的专利资源优势。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近九成的专利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的有效专利总量仅有7.4万件和5.4万件,不足北京的1/4和1/5。与此相类似的行业还包括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二是北京专利的技术含量和专利密度明显优于津冀。从有效专利的技术含量看,北京的有效专利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占比为68%,显著高于天津和河北的50%和37%,同时,津冀两地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之和仅是北京的28%。这与201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相接近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反差,表明北京与天津、河北之间的专利资源实力差距远大于经济规模差距。此外,从专利资源密度看,北京每亿元有效专利量达16件,明显高于天津的5.4件和河北的1.9件。具体到大类行业,在专利资源较多的行业中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外,均呈现北京、天津和河北发明专利占比依次递减的不均衡态势。2013年,天津市同一产业的发明专利占比约为北京同行业的1/2;河北省则约为北京同行业的1/3,并且几乎所有行业的发明专利占比均低于北京同行业。

  三是北京不仅企业的有效专利总量大,而且与津冀相比,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利优势也较显著。一方面,北京市企业的有效专利总量高达20.6万件,是天津和河北两地企业的3.6倍和6.4倍;其中,北京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总量高达13.3万件,是天津和河北两地企业的5.3倍和12.2倍。另一方面,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专利资源实力显著强于天津、河北。例如,北京市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4个行业(占行业总数的28%)的专利主要由高校及科研院所拥有,而天津、河北高校及科研院所拥有的有效专利则少得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多达19个行业(占行业总数的38%)以个人专利为主,技术创新水平整体较低。

  专利资源聚集产业重点相似

  京津冀的专利资源均高度集中于少数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如图所示,截至2013年底,50个大类行业中,北京市80.8%的有效专利集中在专利资源量排名前九的行业中,天津市75.9%的有效专利集中在专利资源量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河北省80.8%的有效专利集中在专利资源量排名前十四的行业中。

  同时,三地上述专利资源规模较大的行业具有很高的重合度。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最为典型。上述8个行业在京津冀三地均属排名前十的专利资源优势行业,分别占京津冀专利资源总量的67.1%、55.8%、50.4%,共集聚了三地54%的专利资源。

  优势领域实现技术互补

  从技术层面分析发现,三地多数行业内的技术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在三地专利资源规模平均排名靠前的八大行业中,除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因公共服务属性使得三地的技术关注点和关注趋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外,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最为关注的IPC小类和最为活跃的IPC大类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例,从技术关注点看,在北京提交专利申请最为集中的IPC为B01J-催化作用、胶体化学等一般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天津提交专利申请最为集中的IPC为C07C-无环或碳环化合物,河北专利申请最为集中的IPC为C07D-杂环化合物;从技术热点看,在北京提交专利申请最活跃的IPC为G01-测量、测试,在天津提交专利申请最活跃的IPC为C05-肥料制造,而在河北提交专利申请最活跃的IPC为C12-生物化学。

  通过更进一步分析发现,三地同一产业在技术上还具有一定互补性,存在产业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的可能。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例,北京的专利资源主要集中在电池组、供电或配电电路装置等领域,天津主要集中在基本电气元件和信号装置等领域,河北主要集中在基本电气元件、变压器和非便携式照明装置等领域;从专利资源增长热点看,北京已开始转向光学、石油等专业化器材的制造和研发,天津和河北仍注重于强化基本电气元件的专利储备。与此相类似的产业还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依托三地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技术领域,有望通过技术互补形成更完整、整体竞争力更强的产业技术链。

  可见,京津冀相关产业的专利资源既具有协同发展的内在需要,又具备协同发展的先天基础。在谋划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三地专利资源的产业分布状况及特点,有针对性地优化京津冀创新资源配置、强化专利资源整合利用,为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陈燕 孙全亮 孙玮 寿晶晶)

(责编:许景(实习生)、赵竹青)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