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專利訴訟或成智能家居競爭新常態

2021年02月24日09:52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利訴訟或成智能家居競爭新常態

  在標准之爭、入口之爭與平台之爭后,智能家居市場近日因杭州鴻雁電器與小米及其生態鏈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再次引發關注。一個小小智能插座引發的專利糾紛,為何會在千億元規模的智能家居市場掀起波瀾?

  這得從風頭正勁的智能家居市場及其背后的競爭態勢說起。智能家居的概念自上世紀90年代由比爾·蓋茨提出以后,就一直在不斷拓展其內涵與外延。智能家居經歷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進入集成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的AIoT時代,目前正是物聯網應用中的朝陽產業。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逝,剛需類家電消費進入飽和期,在相關政策鼓勵下,智能家居成為市場新寵兒。

  強勁的風口之下,競爭格局遠未定型,智能家居市場引來各路兵馬虎視眈眈、搶灘布局。互聯網巨頭BAT牽頭,華為、京東、小米緊隨其后﹔傳統家電企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TCL等相繼加入﹔電信、移動等運營商也紛紛入局分羹。此次擦槍走火的杭州鴻雁電器與小米及其生態鏈公司上海創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創米)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玩家。

  杭州鴻雁電器是崛起中的新制造企業。憑借在電工電氣、照明電器等方面擁有的40年制造經驗,杭州鴻雁電器於2016年提出“將智能面板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平台、終端”,並攜手阿裡巴巴、華為等開放式的IoT雲平台,躋身智能家居新賽道。小米則以產業鏈全線布局見長,2013年提出生態鏈計劃,將“圍繞智能硬件,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要用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制造和線下場景。目前米家品牌已佔據一席之地,小米雲平台鏈接數量最多。

  賽道擁擠,各路兵馬各顯神通。傳統家電廠商深耕行業,制造經驗豐富﹔互聯網企業在生態、流量、線上渠道運營方面更勝一籌。在此前20多年的發展中,我國智能家居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經歷過Zigbee、WiFi、bluetooth等智能家居通訊協議的標准之爭、智能家居入口級產品之爭以及IoT雲平台之爭。這一次, 新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狹路相逢,打起了專利硬仗。

  杭州鴻雁電器起訴小米及創米涉嫌侵犯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核心專利,涉及數據採集與轉發功能、協議轉換功能、遠程無線控制功能、緊湊式結構、電氣安全性能提升等多個方面。雖然目前案件還在審理,訴訟結果不得而知,但是這給行業釋放出明確信號——隨著人工智能、5G物聯網和雲計算技術成為引領家居智能化的核心技術,專利將成為市場競爭的硬通貨。

  這一趨勢從專利申請數據上也得到印証。筆者經過初步檢索發現,2009年開始,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開始迅速攀升,尤其近幾年進入快速發展期,競爭更為激烈。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於2020年7月發布的一份專利分析報告顯示,全球智能家居專利申請量前十五名中,中國公司佔據7家,數量最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9-2023年智能家居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約為38.1%,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以上,2023年將突破5000億元。前景廣闊,競爭加碼,專利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市場爭奪的重要工具。在專利競爭的賽道上,狹路相逢智者勝。在未來發展中,智能家居企業隻有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建立以高價值專利為核心的專利戰略,強化專利的布局和運營,並將技術和專利與標准相互聯動,方可進退有據,步步為營,在智能家居這片藍海佔得先機。(劉仁)

(責編:趙竹青、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