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多去田間地頭找課題(創新談)

喻思南
2021年02月01日08: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科技成果好不好用,隻有真正結出“果實”才知曉,結合實際需求確定研究方向,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前不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入選2020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蘑菇院士”李玉提到:“不要在黑板上‘種地’,要深入生產實踐,田間地頭的成果比任何榮譽都更有價值。”這是一位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心得,不僅道出了衡量農業科研成果的“金標准”,也切中了新時代對農業科技的新要求。

  科技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在泥土裡埋下技術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結出豐碩的果實。李玉團隊通過選育品種,推廣種植方法,讓小小食用菌變成大產業﹔朱有勇院士根據雲南瀾滄土壤、水熱條件特點,因地制宜指導當地農民在冬季種植土豆,帶領西南邊陲貧困縣的農民走上了致富路。多年來,廣大科技人員把技術帶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民手上,推動培育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場的農產品,同時也開辟出自身施展拳腳的廣闊天地。

  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節節攀升,但與農業生產的需求深度和廣度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有研究指出,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隻有約40%。一面是大量“沉睡”的科技成果,另一面是農業生產對技術進步的迫切需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業科研活動和生產聯系還不夠緊密。比如,在農業精密機械加工方面,自主創新能力仍然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機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難以適應機械化、集約化生產的需要。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研究方向的選擇有必要堅持需求導向,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去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農業科研具有很強的實踐屬性。科技成果好不好用,隻有真正結出“果實”才知曉。從事農業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往往也需要了解農業生產的真實需求,進而找准科研攻關的方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句名言,“書本上種不出水稻”。他帶領著團隊和農民一樣,腳上常沾泥土,緊盯現實需求,所研究的目標和成果貼近實際,精准地解決問題。無論是提高農業生產率,還是打好種業翻身仗,都需要科技人員俯下身子,在一線找尋科學線索。

  榜樣就在身邊。對農業科技工作者來說,多向袁隆平、李玉等科學家學習,和大地貼得越近、植根越深,就越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越能找到有價值的研究方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服務國家需求中,個人的成長也將擁有強勁的助推力。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1日 19 版)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