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上海自然博物館構建多維立體教育體系

拉近時空距離 激發科學熱情

本報記者  曹玲娟
2021年01月13日08: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海靜安雕塑公園內,一座酷似鸚鵡螺的綠色生態建筑裡,常年充盈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裡是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

  始建於1956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館,2001年並入上海科技館,成為全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

  “新館開建伊始,我們就一直秉持科學的精神。朝后看,從時間尺度上回望既往的生態環境,重溫發現科學問題的過程﹔朝前看,站在當代思考未來,科學教育怎麼走,以更好地激發好奇心和個性特點。”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介紹,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10個常設展區及4D影院等配套功能區域展示了七大洲的1.1萬余件標本模型,其中珍稀物種標本近千件。

  細細看去,每個展櫃,都頗有巧思。“秦嶺”展櫃,49種102件秦嶺代表性動物標本,依照其生存海拔高低錯落分布在木狀樹系上,栩栩如生。“青藏高原”展區,凝聚著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原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鐘揚畢生的心血。

  挑高空間的“生命長河”展區,將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動物匯聚到同一時空,一個個高大佇立的化石或標本,猶如生命長河中的點點浪花。最受矚目的,當屬必須昂首仰望的馬門溪龍骨架,這可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震撼之余,參觀者還思考著展板上的知識提問,“馬門溪龍的長脖子為什麼不會折斷?”

  “很多展板上有不少問號。這是要告訴大家,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博物館並不意味著完整答案,而是要激發參觀者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的激情和欲望。”王小明說。

  科學沒有距離。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大家幾乎可以“零距離”觀賞標本——欄杆盡可能降低,隔離玻璃盡可能減少,展品就在觀眾的身邊。上海自然博物館也注重用現代技術重構場館的知識體系,借助新媒體技術,向公眾提供自然、科技、藝術多重結合的導覽。

  運用增強現實技術,東北虎、風神翼龍、祿豐龍等靜止的標本,可以在手機上“復活”﹔馬門溪龍,從骨架變成了原本的模樣,還穿梭時空,緩步走回到自己生活的白堊紀……

  位於地下二樓的“探索中心”,是館內特設的一處教育活動場所,以兒童、青少年、親子團體等為主要受眾群體,覆蓋講座、演示、討論、對話、觀察記錄、動手實驗等多種形式。在這裡,孩子們甚至可以爬進土坑,通過專業的考古儀器,體驗化石挖掘過程。

  “現代博物館就要像孫悟空一樣,要能‘七十二變’。我們努力構建面向各類受眾、多維立體的教育體系,引導觀眾探究過去、把握現在、思考未來,培養受眾科學探究的方法、自主學習的態度、追根溯源的探索精神。”王小明說,博物館是研究與時代的結合,“要在變化過程中抓住根本,跟上時代的步伐,採用最新的技術來發揮博物館的第一功能——大眾化的教育。”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3日 15 版)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