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創新談)
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先是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緊接著,“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標志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再上台階。上天下海、珠輝玉映,為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寫下了有力注腳。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同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勇攀科技高峰,勇闖創新“無人區”。“奮斗者”號完成裡程碑式的海試任務的背后,是研制團隊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多年持續攻關,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聲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當前,在一些研究領域,我國開始進入並行、領跑階段,從習慣性的追隨轉向開拓性的引領,需要科技工作者以更寬廣的視野、更加自覺的使命擔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迎接更為廣闊的星辰大海。
創新從來都充滿荊棘,原始創新的難度更大。為科技工作者勇闖“無人區”保駕護航,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至關重要。相關部門還應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更好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改革未有窮期,難點需要突破。科技體制改革還要敢於啃硬骨頭,圍繞激發科技人員做原創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比如,可嘗試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基於信任的頂尖科學家負責制試點等,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潛能。
世間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險阻僻遠、人跡罕至的地方,隻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到達。同樣,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科研路上沒有一滴汗水會白流。期待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邁向科技創新“無人區”,樹立“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與決心,找准目標、全力攻關,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征途中開辟更寬廣的天地。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