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傳統市場監管模式人員少任務重,不少地方——

引入科技幫手  實施智慧監管(新視點)

本報記者  李心萍
2020年10月21日08: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轄區內企業成千上萬,如何防止它們虛開發票?在江蘇,昆山市市場監管局與多部門共建大數據協同監管平台,運用區塊鏈技術存儲所有企業的工商信息、交易信息,並與稅務、人社、公安等部門共享,形成多部門協同監管局面,實現了對虛開發票等違法行為的有效管控。

  老舊電梯到處都有,如何排查安全隱患?在浙江,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借助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對特種設備制造、安裝、使用、檢驗檢測、維護保養、應急處置等所有環節進行信息採集,並據此建立風險評價分析模型,實現了對特種設備的風險評價、預警提醒。

  少數企業有“跑路”行為,如何確定重點監管對象?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設立了市場監管風險洞察平台。平台由企業全景、行業群體監測、重點行為監測等模塊組成,通過採集整合互聯網、地理信息等數據和企業經營活動軌跡數據,對企業“是誰、在哪、在干什麼”進行實時監測。同時,依托大數據分析確定監管方向,解決了海量數據中“先監管誰、重點監管誰”的問題,為實施精准化、差異化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針對傳統市場監管模式人少、事多、任務重的問題,一些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推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智慧監管舉措,有效降低了監管成本,提高了監管效率。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副秘書長馬吉軍認為,智慧監管較好解決了傳統市場監管的難題,政府部門應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適應市場主體活躍發展的客觀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當前我國工業產品量大面廣、點多線長、安全風險點多,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數量多、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特種設備安全總體風險仍在增長,老舊設備的不可預知風險仍在不斷出現。”在日前舉行的2020市場監督管理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表示,市場安全監管的過程就是預防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樹立“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一方面要守好安全底線,保証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風險程度對發生事故概率高、損失重大的環節和領域加強監管。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質量提升工作,把計量、標准、認証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覆蓋到生產一線,搭建‘一站式’服務平台,強化對中小企業的質量技術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1日 18 版)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