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讓創新推動中國制造行穩致遠——訪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

本報記者  趙展慧
2020年10月14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為創新的主體,企業應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下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記者採訪了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企業實現逆勢增長的關鍵

  記者:上半年,小米收入同比增長7.9%,實現逆勢增長的原因是什麼?

  雷軍: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小米的產能隻達到目標產能的20%—30%。當時,我們看著空空的倉庫,內心一度十分焦慮,但后來還是採取了果斷措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整體復工復產。我們為合作企業提供了口罩等防疫物資,還幫助上下游企業員工快速到崗。小米派駐了多支團隊到各合作工廠一線,與地方政府一起強有力地推動人員安全返崗。

  復產達產之后,新問題又出現了——需求端也受到了疫情影響。手機的出貨、銷售,都等不得。於是,小米舉辦了行業內首場線上直播發布會,受到了社會關注,推動了手機等產品的銷售,也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小米收入1032億元,同比增長7.9%。保持良好增長,得益於全國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各地區各部門對企業採取了大量紓困幫扶措施,也得益於我們自身的努力,得益於旺盛的市場需求,得益於中國制造產業鏈的韌性。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我對營商環境改善的感受十分明顯。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多次重要講話,給民營企業吃了定心丸,讓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穩扎穩打、潛心發展。

  立足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堅定不移實施全球化發展

  記者:在新發展格局下,小米將如何進一步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雷軍:2019年,小米成功躋身世界500強,營業額突破2000億元。這一數字中,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各佔一半。在新發展格局下,小米將立足國內市場,同時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

  先看國內。今年,為適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小米開始進入高端手機市場。7000元價位的手機發布成功,大受歡迎,堅定了我們持續開發高端產品的信心。

  再說國外。目前,小米手機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銷量一直穩居全球前四,在歐洲市場銷量也位列前三,這些都充分說明小米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性。未來小米將堅定不移地走全球化發展道路,力爭在更多國家提升市場份額。

  此外,我們還要追求全球化中的本地化。企業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通過提供產品服務當地消費者,還要真正實現本地化,推動當地消費和科技進步,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比如,小米在印尼的工廠雇用了大量本地工人,當地工人滿懷感激地告訴我,中國企業讓他們提升了收入、學到了技能、開拓了眼界,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立足國內市場發展的同時,我們期盼更好地“走出去”。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置身於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全球化發展確實面臨著一定壓力。小米希望與政府部門共同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在新發展格局下行穩致遠。

  以創新為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推動智能制造降本增效

  記者: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小米是如何部署創新的?今后還將如何加快創新?

  雷軍:今年是小米成立10周年,我們結合自身實際總結出3條創新發展要訣。

  一是以技術為本,堅持科技創新。今年,小米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自有研發團隊超過1萬人,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較大進展。比如在屏幕技術領域,僅全面屏的專利申請就超過100項。

  二是以性價比為綱。不管是普及性產品還是高端產品,小米都始終堅持追求“同等性能價格最優、同等價格產品最好”的高性價比。像售價1.99萬元的98英寸Redmi電視,單看價格稱得上昂貴,但是遠低於同類產品20萬元的均價。目前月銷量數千台,仍然供不應求。這款電視拓寬了超大屏電視市場。在此之前,98英寸以上大屏電視全行業月銷量不過幾十台。這証明,當高性價比的產品遇上升級的消費需求,高端市場也能迸發出巨大潛力。

  三是堅持做最酷的產品,做“有趣的創新”,保持創新的前瞻性和趣味性。我們發布了透明電視、電動卡丁車等新鮮好玩的產品,讓創新為生活提質添彩。

  當然,一家好企業還應該致力於通過創新帶動整個行業的變革和發展。普及工業機器人,降低智能制造成本,用“互聯網+”提升制造業的質量和效率,是我們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今年上半年,小米第一家智能工廠交付使用。這個工廠內布滿了智能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每年能夠生產100萬台高端智能手機。這些智能設備都是小米及小米投資的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如今,小米產業基金已投資了超過70家半導體和智能制造公司。未來,小米將把“互聯網+制造”的模式延伸到制造業上游,降低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的使用成本,用互聯網賦能中國制造。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我認為加快創新要做到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重視人才,在大學裡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同時吸引更多科研人員來中國創新創業,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絕大多數的成功都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包容的環境才能孕育出偉大的創新。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4日 07 版)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