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福建大步向前
福建福州,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海量數據晝夜流動。
已建成運行的福建超級計算中心二期,運算速度可達每秒3000萬億次﹔數字福建“政務雲”和“商務雲”,成為福建單體容量最大、設計和實施等級最高的數據中心。
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引發的“磁場效應”下,福建“最強大腦”拔節生長,如今已集聚470多家企業,注冊資本超過430億元。這裡也是一扇窗,映射出數字福建戰略大步向前的鏗鏘足跡。
數字經濟,澎湃發展新動能
2米范圍內檢測人體溫度,3至5米內識別過往人員……廈門市同安區潘涂邊防派出所轄區,名為“安安”的智能機器人是24小時無休的“特殊警務員”。“安安”的制造企業廈門美亞柏科,是國內電子數據取証行業的領軍者,如今又在人工智能領域大步邁進。
將數字經濟作為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一號工程”的福建,近年來陸續打出促進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今年又推出加快線上經濟發展的18條舉措。
政策利好疊加,以物聯網、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產業不斷壯大。2019年,福建數字經濟總量達1.73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佔GDP比重已經超過40%。
前兩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福建累計簽約數字經濟項目462個,總投資達到3826億元。目前,130個項目已經建成,295個項目開工建設。
泉州柒牌集團西服裁片車間,刷新著人們對傳統產業的印象。過去,需人工將衣服裁片搬運至各個工序流轉,如今AGV機器人在車間、電梯、倉庫、貨架之間自由穿梭搬運,位置精確度達毫米級。
“這已是AGV機器人的2.0版本。”負責項目開發的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新一代機器人搭載5G通信模塊,通過自主開發的雲調度系統,自動生成運輸任務和最優行走路線,實現車間無死角全覆蓋。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福建“雙輪驅動”,讓數字技術擁抱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動能轉換。2019年,福建產業數字化增加值達1.48萬億元﹔截至目前,已有超4萬家企業實現“上雲上平台”。
數字賦能,治理能力更現代
走進廈門自貿片區大數據服務中心,大屏上數字醒目:截至2019年12月,進口通關時間相比2017年壓縮了68.1%,出口通關時間同比壓縮了84.3%。
從最初報關跑多部門、多窗口,到如今隻需線上申請、讓數據“跑路”,數字化賦能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斷迭代,企業通關愈發便利。
20年前起步之初,數字福建建設便聚焦電子政務這個“龍頭”。“龍頭”起舞,帶動的不只是技術應用創新,更有社會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
“過去到窗口辦事,來回路程加上辦理時間要花上幾個小時,現在點點鼠標就能搞定。”福建省德立渣土運輸公司員工張揚輝登錄網上辦事大廳為公司工程車輛備案登記,整個過程隻用了5分鐘。
網上申請,自動審批,即時辦結——眼下,這種網上交材料、后台機器批的智能“秒批”模式,又在刷新福州行政審批“馬上就辦”的新速度。
“秒批”關鍵在互通——行政審批“一張網”,政務數據互聯共享。如今的福建,既有覆蓋省市縣鄉村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台,又有省、市兩級“1+10”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累計發布居民身份証、機動車、婚姻、學籍等150多個常用數據服務接口和50多個部門定制接口,部門調用總次數達2.5億多次,日均調用60萬次。
智慧生活,共享數字化紅利
亮相於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e福州”APP,今年已經3歲了。
作為福州城市移動服務總入口,如今的“e福州”已匯聚和融合了80余項公共服務、民生服務事項。“交通出行、生活繳費、看病買藥、圖書續借……這些日常大小事我都靠它。”近3年,“e福州”已深深融入市民紀小秋的日常生活。
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數字福建建設不僅改變著福建的產業版圖,也改變著福建人的生活方式。
進入“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微信公眾號,點擊醫院預約模塊,依次選定醫院、門診科室、專家、就診時間,提交確認……說句話的工夫,家住廈門市集美區杏林村的陳女士便完成了網絡預約挂號的全部流程。
依托全省統一的預約診療服務入口,福建整合接入全省98家醫療衛生機構。截至目前,全省90%的三級醫院能提供精確到1小時以內的分時段預約診療服務,83%的二級以上醫院可提供網上預約服務。
在福建,群眾可享用的“數字紅利”遠不止於此。推動形成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網絡,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制作發放4269萬張社會保障卡,覆蓋全省城鄉居民,實現一卡就診、一卡結算﹔發展智慧交通,全省重點營運車輛實現聯網聯控,智慧交通一卡支付實現全省所有地市互聯互通……
隨著數字化應用在民生領域的不斷拓展,福建人的“數字化生活”正愈發便利。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2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