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2.5億元!“超長效局麻藥”專利成功轉化

2020年09月10日08:42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2.5億元!“超長效局麻藥”專利成功轉化

對絕大部分手術患者來說,局部麻醉藥失效后的疼痛感如“噩夢”般存在。俗話說,“一次手術疼三天”,這是因為目前臨床上局部麻醉藥的藥效時長僅有幾小時到十幾小時,無法緩解病人在麻醉過后的疼痛感,不過這種情況隨著最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的“超長效局麻藥”發明專利成功轉移轉化,可能會有所改變。

超長效局麻藥成功轉化

目前,在臨床醫學實踐中,主要採用鎮痛藥和局部麻醉藥(下稱局麻藥)兩種類型麻醉。前者降低了患者的應激反應,提高舒適度,但在麻醉過程中使用的藥物多、種類多,費用較高,且操作過程復雜,在術后可能會出現並發症,風險較高﹔相比而言,后者簡便易行,患者可以保持清醒,對生理干擾小且價格相對便宜,缺點在於作用時間較短,應用受到限制。

華西醫院劉進教授團隊研發的“超長效局麻藥”正是針對局麻藥的短板進行創新改進。“超長效局麻藥”會通過局部麻醉方式發揮作用,麻醉時長可達50小時以上,是現有麻藥品種作用時間的2倍至5倍。初步臨床前研究顯示,新藥副作用小、安全性較高,無神經毒性作用,且為水針劑,制備簡單,可用於術中局部麻醉或加全麻。由於其可以在疼痛治療中實現“不痛能動”,因而在生育分娩、牙科手術、無痛康復等臨床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一個新藥從創制到完成,往往過程非常曲折。一般而言,新藥創制周期需要近10年,在整個藥物研發過程中,醫院和企業需要全程參與,分階段評估與投資。由於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藥物研發失敗,因此研發過程極為小心謹慎。以“超長效局麻藥”為例,該成果預計2年至3年后才能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從現在算起大約6年至7年后可以進入臨床應用。

“不論是拔牙,還是其他需要切割開皮膚的手術,術后疼痛時間較長,疼痛難忍,會多次使用鎮痛類藥物。而全身類麻醉藥物存在副作用,甚至死亡風險。”劉進教授介紹,“超長效局麻藥”是以局部浸潤麻醉和超聲引導下的精准神經阻滯為主的麻醉和術后多模式鎮痛,以減少和避免全身反復使用麻醉藥物和鎮痛藥及其全身副作用。他同時表示,未來,在新藥推出后,華西醫院將與企業繼續開展新藥上市后的臨床科研合作,通過進一步跟蹤一線臨床研究,擴大適應症。

憑借優良性能,“超長效局麻藥”吸引了國內大量企業關注,並被爭相尋求合作。最終,華西醫院與宜昌人福達成合作協議,其中僅專利許可費就達5000萬元,項目合作開發合同達到2億元,總額2.5億元,成為華西醫院單次簽約最高的一筆專利轉移轉化費。

激勵機制促進創新研發

華西醫院深知,科研成果的成功轉化離不開持續不斷的開發。為激發創新活力,該院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機制。例如,2018年發布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方案(試行)》。根據該方案,華西醫院將“超長效局麻藥”實現成果轉化后,將從5000萬元的專利許可費中取出80%獎勵給科研團隊,另外2億元的項目合作開發費用除醫院提取10%的管理費和資源佔用費外,剩余90%用作研發經費,由科研團隊自主支配。這樣,科研人員有足夠的研發經費也會激發更高的創新活力。

一系列舉措助推不斷創新。近年來,華西醫院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大幅增加。“目前,通過組建專業化機構團隊、建立標准化的管理體系、搭建全產業鏈創新平台、加強知識產權協同創新、推動多元化國際交流、構建起獨具特色的華西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模式,推動一大批知識產權高質量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力服務四川經濟社會發展。”華西醫院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

數據顯示,在“十三五”期間,華西醫院提交專利申請1730件,其中授權專利998件,轉讓/許可知識產權128件,另有65件專利作價入股成立13家科技公司。華西醫院的麻醉科成為中國麻醉學科的領跑者,已授權與麻醉化合物相關的發明專利佔全國該領域專利總數的57%,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超過3億元,為我國麻醉新藥的臨床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據悉,為推動成果轉化,華西醫院還組建了成果轉化部和四川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 雙方相互配合,實現院內外信息資源的精准對接。“未來,華西醫院在科研方面將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引進,以醫學前沿領域科技平台和轉化醫學平台建設為重點,加強國際化的交流與合作,重點支持醫院已有的專利項目和具有明顯轉化前景的創新。”華西醫院成果轉化部部長袁淑蘭表示,在新形勢下,華西醫院將繼續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將科技能力轉化為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本報實習記者葉雲彤)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